
不建议一旦发现对方出轨就离婚的做法,那样的话,对自己也是一种惩罚,内心并不快乐,或许对方还在乐。也不建议发现对方出轨,一味忍让,而要让对方出轨后感到疼,感到要付出代价,至少不再轻易出轨,再想出轨要慎重考虑,如果沟通好,做的对,或许永远不会了,那就浪子回头金不换,继续过恩爱小日子。总之,对待出轨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要给机会,但也要让对方珍惜机会。
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精通音律,有文名。十六岁时嫁人,几年后,丈夫过世,返回娘家寡居。司马相如到卓王孙家里赴宴,得知卓文君新寡,便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倾吐爱慕之情。文君听了相如的琴之后,当夜与相如连夜私奔逃到成都。在成都时,夫妇二人一贫如洗,只好回临卭开小酒店为生,卓文君卖酒,司马相如洗碗,生活清苦。卓文君之父卓王孙得知后,在朋友劝谏下资助他们,才使得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朋友早上好,如何处理好婚姻的出轨?那也要看情况的,如果自己的老公出轨了,或者是老婆出轨了,那你也要分析情况,看看老公的态度,是否也改转的心意?一次是可以原谅的,再三次就不可以的,也不能忍容的,这是一个女人的心里,什么都可以忍里,但这个是女人是心里放不下的,老公自己在自己的心里是第一位的,他的出轨会给自己很大的伤害,这老公认识好,为了孩子,为了家庭,还是一起的好,不要伤了小孩,不过必定孩子没爸没妈是不好的。
秦文君简历: 秦文君,儿童文学作家。上海人。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1971年赴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林林场插队务农,后历任上海少儿出版社编辑,上海《儿童文学选刊》主编,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少年作家杯”大赛评委会评委。 著有《秦文君文集》(5卷),儿童文学集《变变变》、《十六岁少女》、《男生贾里全传》、《小鬼鲁智胜》、《调皮的日子》、《小人精丁宝》、《小丫林晓梅》、《女生贾梅全传》等。 儿童文学《男生贾里》获1997年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1997年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奖及上海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宝贝当家》获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四弟的绿庄园》获1998年冰心儿童文学奖、《秦文君中篇儿童小说选》获1995年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家有小丑》获1996年台湾九歌儿童文学奖。《男生贾里》、《开心女孩》等近十部作品在海外出版,译成英、德、日等国文字。《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宝贝当家》等十余部小说被改拍为影视作品。秦文君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电视剧飞天奖、台湾中华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秦文君的小说风靡校园。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她最大的心愿是以少儿为本位,不断开掘艺术潜能,把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小读者。 秦文君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儿童文学
秦文君简介 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近年来,《开心女孩》,《男生贾里》等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中文繁体字版,德文版发行海外,并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小鬼鲁智胜》,《男生贾里》,《家有小丑》等十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先后播映。 作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秦文君简历 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1982年起开始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出版作品四百万字左右。 主要作品:《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等。 《男生贾里》、《开心女孩》等近十部作品在海外出版,译成英、德、日等国文字。 《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宝贝当家》等十余部小说被改拍为影视作品。 秦文君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电视剧飞天奖、台湾中华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秦文君的小说风靡校园。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她最大的心愿是以少儿为本位,不断开掘艺术潜能,把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小读者。 为所有孩子而幸福的儿童作家 喜欢看书的孩子,一定都看过《男生贾里新传》和《女生贾梅新传》,也知道它们的作者是秦文君。有人说,目前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中人气最旺的是她。到现在为止,她一共为孩子们写过三十多本有趣的书,还打算继续写下去,因为她把给孩子写书当成一生最美丽的事业。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秦文君,了解一下她的成长经历吧! A、比玩耍更有趣的是读书 1954年,秦文君出生在上海市内的一条小巷里。 小时候,秦文君是个爱玩的女孩子。那时,她家住的地方有个大园子,园里草木葱茏,花卉芬芳,她常去那里玩。因为实在太喜欢那里了,所以,上了小学后,她常常逃学,一个人跑到那个花草繁盛的园子里玩。老师知道了,就去找秦文君的爸爸。爸爸没有像一般家长那样大声斥责,更没有动手打她,只是平静地对小文君说:“文君啊,你要是实在不愿意上学,那就别去了。但要是你真的想上学,就不能随便逃课。这一点,你要自己想清楚才行,爸爸绝不强迫你。” 听了爸爸的话,秦文君更得意了。往后,她开始天天逃学,去那个园子里玩。转眼间,三五天过去了,小文君发现伙伴们天天都去上学,园子里总是只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实在不好玩。于是,她又回到了学校。 如果只知道玩,秦文君日后是不会成才的。渐渐地,秦文君发现,还有比玩更有趣的东西,那就是看书。不久,她变成了一名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有空就去上海少儿图书馆里借书看。图书馆里各种各样的图书,让秦文君眼花了乱,看完这本,还想看那本;无论文学作品还是科普读物,她统统都喜欢。 从家里到少儿图书馆,要走25分钟的路程,中间要经过一个小公园。每当秦文君借好一本书以后,就迫不急待地打开来,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小公园,秦文君就会到长椅子上坐下来读一会儿。所以,借来的书,秦文君往往在回家的路上就读完了,她只得回去再借。 见她还书这样快,少儿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便奇怪地问:“小朋友,你的书都看了吗?”秦文君回答:“看了,我全部看完了!”“这么快,那你把书的内容说一下。”听秦文君说得有条有理,图书管理员乐了,又允许把书借给了秦文君。 读书对秦文君非常有帮助,她不仅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学四年级时,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每个周末开一节文学课,给大家念了很多的书。文学课上,每逢读到精彩处,老师就停下来,等下次再读,让秦文君急得不行,真想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秦文君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出来,对文学的喜爱也更深了。 一次,老师让同学们写一篇作文。秦文君写的作文是《下雪》:“早晨起来,我睁开眼睛一看,家里显得特别的亮,我走到窗前望,外面下雪了,……” 老师说秦文君这篇作文写得很好,一句一句地给予点评,这句好在哪里,那句妙在何处。老师夸秦文君的观察力很强,能把生活观察得很仔细,早晨起来发现屋里特别的亮,因为下雪时有雪光反衬。秦文君很高兴,原来自己是有观察能力的,写作文就是表达自己想说的东西,她想自己一定还会写出许多好作文来。 B、孩子们给了她创作生命 1971年,17岁的秦文君初中毕业,上山下乡去黑龙江做了一名林业工人。后来被派到学校去教书。没有经过培训,却要去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为50多个孩子讲课,对秦文君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但秦文君并没有慌神,在教学之余,她总是静下心来琢磨,自己讲的东西 ,怎么才会使孩子们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怎样才能使他们心领神会。琢磨着,实践着,秦文君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些孩子的纯真与无邪。于是,秦文君就把这些孩子的生活学习写进日记里。期间,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秦文君还读了许多关于儿童心理的书。 在秦文君下乡的日子里,她一直喜欢文学创作,常常投稿,可惜,她收到的往往只是退稿信。有时投了稿的杂志,秦文君都要定期地买,她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发表。可是,每次阅读杂志,秦文君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然而秦文君并不气馁,她有一个信念:虽然总是接到退稿信,只要认真地写,把自己所要表达的写出来,总有一天会发表的。那时乡下还没有电灯,每当吃过晚饭,秦文君就把蜡烛点亮,在烛光下读书、进行文学创作。 1979年,秦文君离开了心爱的学生们,回到上海工作。每天上下班时,秦文君都要经过一所学校,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要在学校门口站上许久,看孩子们出出进进,看孩子们蹦蹦跳跳。 她无法割舍对孩子们的那份爱,常常想起自己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就把心中的感受写成一篇小文,投稿到上海的青年报社,编辑立即发表了这篇文章,并告诉秦文君说:“你这篇儿童文学的稿子写得很好!” 秦文君好像从梦中惊醒过来,原来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C、贴近孩子心灵的“男生贾里” 后来,秦文君就开始写想象中的儿童文学。在她第二次投稿到上海的一个儿童出版社时,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发表,第二件事就是打电话说他们那里正需要秦文君这样的人。秦文君感觉到有一扇大门正在向她敞开,这么多年了,她一直追求着自己的文学梦梦想,写儿童作品不正是自己迫切想追求的吗? 通过创作儿童文学,秦文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1982年至今,秦文君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包括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等,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近年来,《开心女孩》、《男生贾里》等作品出版了中文繁体字版、日文版、英文版、德文版发行海外,并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小鬼鲁智胜》、《男生贾里》、《家有小丑》等十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先后播映。 “好的儿童文学不仅仅是给儿童看的,也是给成年人看的。经典儿童文学中有全人类的财富,特别是其中人文的情怀。”秦文君曾这样说。如今,她已经是非常有名气的儿童作家了,见到她的人去都能感受到她的和蔼,人们觉得秦文君像孩子那样可爱,她待人热情、体贴又周到,在创作上依旧保持着活力和锐气。 秦文君的探索精神和对儿童天性的深刻体察与细致关爱,使她的作品成为不可置疑的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之作。说她可爱,就是她更多地想的是孩子们的美,她天生是属于为孩子服务的,她喜欢孩子,能够贴近生活,贴近孩子们的心灵,同时也贴近时代。 在《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和《少女罗薇》、《孤女俱乐部》里,人们能感受到秦文君的善良和智慧、幽默与真诚,感觉到她对孩子们从表及里的贴近。她笔下的双胞胎贾里和贾梅、少女罗薇、鲁智胜和林晓梅、硬派男生邱士力和硬派女生杜小杜,都透着朝气与尕劲,人物的鲜明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秦文君能把平凡的、琐屑的校园生活,神奇地写出童趣的光彩。把孩子一步步带入贾里与贾梅的生活天地,与他们共享欢乐、同担痛苦,参加欢乐的生日派对,去冒险去闯祸,去逃避去弥补,幻想当明星,竞争礼仪小姐,寻找真正的患难之交,最后又梦想成真…… 秦文君意味深长地启迪着每位读者,她的创作基调丰厚而又凝重,例如在贾里倡议帮助受伤的同学林武翔一节里就可以品位出父亲的态度:“如果样样顺利,还要你努什么力?” 不错,秦文君不仅这样写,而且她一直在努力着。20年了,秦文君一直没有脱离编辑工作,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在业余时间里写的。她白天不写东西,要处理作者读者的来信来电,与编辑沟通,考虑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到了晚上9点以后,秦文君才可以静下来开始写作,一直写到半夜2、3点钟。难道秦文君就不困吗?她睡觉超过4小时就算多的了。秦文君唯一的运动就是多走路,她认为走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她一直在追一样东西,她说她至今还没有追到,所以就要写下去。她那份平和的神态只有真爱才会体现出来,她有许多美梦,她要把这些梦写给儿童。也许正是这样,秦文君的作品才那么明媚而灿烂,难怪有人说儿童文学是最好的美容。 D、为所有孩子而幸福的秦文君 秦文君会一连数十个小时地思索人生和世界,不知疲倦,她就是要把内心的爱全部献给儿童。有时,她为了一篇小说要写出几十个开头,直到找出最佳的语感。写作长篇小说时,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往往是关闭电话,拉上窗帘,不看钟表,没日没夜地写作,累了就歇一会儿,渴了喝口水,直至为书稿写完最后一个句号。秦文君是认真负责的,她不断告诫自己,要继续努力,既不妄自菲薄,又不自高自大。她以这个目标进行创作,以她独一无二的艺术气质来瞻仰生活的真正价值。 最让秦文君高兴的是,有些小朋友给她打电话问:“你是贾里、贾梅的妈妈吗?今天是3月5日,我祝他们生日快乐!” 秦文君连连说着“谢谢”。她此刻是最幸福的人,孩子们把书里的人物当成了生活中可爱的孩子,孩子们把秦文君看作是作品中人物的亲人,这是对秦文君创作的最高奖赏。 “但愿写第50本书时能够发现, 那是一本无愧于所承受的一切孤独、辛劳的书。” 秦文君除了热爱孩子们,还感觉到孩子们迫切需要儿童文学。在这些年里,她让自己的心灵穿过时间隧道,回到一种童年的心境,感受属于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她要在作品中展示她的童心世界,将那些儿童生活的美和情趣表现的异常迷人,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点儿小小的惊喜、疑虑,都变得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因为她深深地喜欢孩子,为了孩子,她决心永远写下去。 所以,只要有时间,秦文君就来到学校,同孩子在一起,从他们那里吸取无穷的创作养分。 听,下课的铃声响了;看,又一群活泼的孩子冲了出来。看着这些天真的孩子,秦文君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些美好的童年岁月。不管怎样,每个孩子的身影,都让秦文君非常幸福,她的心,永远为所有的孩子而幸福! 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200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近年来,《开心女孩》,《男生贾里》等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中文繁体字版,德文版发行海外,并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小鬼鲁智胜》,《男生贾里》,《家有小丑》等十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先后播映。作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秦文君,女,1954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1982年起开始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出版作品四百万字左右。 主要作品:《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等。 《男生贾里》、《开心女孩》等近十部作品在海外出版,译成英、德、日等国文字。 《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宝贝当家》等十余部小说被改拍为影视作品。 秦文君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电视剧飞天奖、台湾中华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秦文君的小说风靡校园。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她最大的心愿是以少儿为本位,不断开掘艺术潜能,把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小读者。 参考资料: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户喻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大富豪。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某日,卓王孙在家晏请王吉,司马相如也在被请之列。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两人相濡以沫,日子虽清苦却也甜美。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他父亲对女儿非常不满,但看她的生活那样的艰难,卓王孙给女儿一百名仆人,一百万钱财,一份嫁妆,让他们回到了司马相如的老家,置办些田地家产,好好过日子。卓文君得到了父亲的救助,与丈夫司马相如一起,过起了富足的生活。司马相如的辞赋深受后人的喜爱然而,天意又一次捉弄这绝代佳人。《文君复书》说的是司马相如赴长安赶考,对送行的妻子卓文君发誓:“不高车驷马,不笔此过。”聪慧多情的文君听此却深为忧虑,于是婉约而劝:“男儿功名固然很重要,但也切勿为功名所缠,作茧自缚。”此后一别,一等就是五年,五年时光毫无音寻,文君日日思君,暗暗垂泪。谁知后来,司马相如因为一篇《子虚赋》轰动文坛,做了皇帝的侍郎客。一日突然收到司马相如的信。卓文君接过信又惊又喜,拆开信一看,寥寥数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瞧见在「万」字之后,少了一个「亿」字,当下心如刀割、泪眼婆娑。因为「无亿」即「无意」也,是丈夫对自己已然「无意」的暗示!於是,她强忍著悲痛,回了一封「倒顺书」《怨郎诗》给司马相如: 一别之后, 两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抚弹, 八行书无信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禀烛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三月桃花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 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 你为女来我做男 。后来司马相如渐显达,想纳妾,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不过,考证家们言此诗是民间作品。 《白头吟》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随诗附文曰: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写完之后只觉悲凉,时代对女子终是不公平的。前尘种种既已看破,不如归去。于是弃笔离去,不再回首。 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不久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 这首卓文君写的《白头吟》使夫回心转意的故事遂传为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