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心客厅杜明雨
网友留言:
咨询师您好,我家女宝三岁了,平时家里对她在礼仪修养方面还是挺重视的,毕竟是女孩子,希望她有个女孩子的样子,虽然并不希望她像“大家闺秀”那样拘束,但是举止谈吐还是应该讲究些基本的礼仪。之前我女儿虽然在玩的时候很活泼,但是举止还是比较文静的。但是最近吃饭突然开始吧唧嘴了。我和我知道的很多朋友都很反感吃饭吧唧嘴的行为,显得很没有教养,关键其他人听着很闹心,吃个饭旁边好像一直有个人在打快板一样,很招人反感。我说她后,她也是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这样快两周了,我担心她养成陋习,更担心她会因此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限制了她未来的人际发展。
心理分析: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遵守基本的礼仪,以符合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不会因为陋习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发展。其实家长们的考虑也不无道理,不过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焦虑,其实只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然后再加以引导是很容易改变孩子进餐陋习的。
一、孩子吃饭吧唧嘴的原因有哪些?
1、对他人的模仿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当孩子周围有人吃饭时吧唧嘴,且引起了孩子的注意,这个行为多出现几次,孩子就很有可能模仿这一行为,因为此时的孩子本来就是好奇心比较强并喜欢各种尝试的,他们喜欢模仿别人,这既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的方式。
2、游戏性的原因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往往连眼睛都还没睁开,但那时他们就已经会吮吸动作了,可以说孩子最早就是用口腔来探索这个世界的,到了孩子4—5个月的时候,即使没吃东西也喜欢吧唧嘴或卷自己的舌头玩,这和他们的牙齿发育以及口欲期都有关系。口腔的活动还促进其大脑的发育,其实孩子曾经在吧唧嘴的过程中获得过安全感、愉悦感甚至智慧。可以说在孩子一两岁以前,“吧唧嘴”都是带给孩子成长和积极体验的。而当孩子到了三岁以后,虽然已经告别了口欲期,也早已把探索的渠道从口腔转移到眼观、耳闻以及双手的操作等方面,但是他们在无聊时仍有可能用口腔发出一些声音以供娱乐,也算是朝花“夕”拾吧。所以很多孩子吃饭时吧唧嘴其实是在“边吃边玩”。
3、表示自己吃得香引起他人注意
其实夸张的动作和声音都有增强表现力的意味。这在表演中常能看到,比如:动画片里的人物在吃美味佳肴时往往都会发出声音,甚至还会在吃饭的过程中说“真好吃”等。影视剧中的人物在喝酒的时候往往也会发出很长很大声的哈气。而日常中,我们没有必要夸张地表现我们当下的行为,所以这些表现性的行为并不常见。而孩子喜欢通过夸张的行为来表达心情,当孩子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时,为了表达自己吃得香,也为了让家长高兴,而故意使用夸张的表达方式——吧唧嘴。
4、咀嚼方式引起
有吧唧嘴习惯的人其实也很为难,因为他们即使想注意克制,但是由于舌头在嘴里搅拌的力度较大,以及嘴唇之间的接触都难免其发出声响。
二、如何引导孩子注意用餐安静?
1、停止模仿源的影响,帮孩子找到好榜样
如果是孩子的父母中的一方吃饭时也会吧唧嘴,那么尽量先让大人做好榜样,先改掉这个进餐陋习。如果孩子是模仿了动画片里的人物,那么也应该告诉孩子:那只是表演时为了好笑,现实生活中惹人喜爱的小朋友是会安静地进餐的。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卡通和现实的区别。
如果孩子是模仿了家里的长辈或幼儿园中的同学而吧唧嘴。那么改变模仿对象似乎比较难,那么我们也可以给孩子找一个正面的榜样,可以发挥偶像的力量,和孩子说:你看端庄美丽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鱼等在和王子一起吃饭的时候多么安静多么优雅!你长得也很可爱,如果也学着像她们一样进餐,那么你也会像个小公主。小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听了这话一般都会虚心接受。
2、教孩子将游戏和用餐分开
当孩子吃饭吧唧嘴时,还可能是他/她当时很兴奋,往往是在“边吃边玩”。那么此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此时先专心吃饭,而用嘴巴发出声音的游戏等吃完饭再玩,当孩子意识到自己不该一心二用之后也就能够专心吃饭,就不会再发出声音了。
3、教孩子如何当一个合格的食客
有时候孩子吃到了喜欢吃的食物,特别开心因而发出吧唧嘴的声音,此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说:“我知道你很喜欢吃这道菜,所以才会特意让我知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你要想当一个合格的小美食家还是需要懂得餐桌礼节,你可以直接告诉我:你喜欢这道菜,然后继续安静地用餐,这样下回我还会给你做这道菜好么?”
4、教孩子正确的咀嚼方式
当孩子吧唧嘴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吃东西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样不只是得体,也利于消化,让孩子在咀嚼食物的时候将嘴唇闭起来,这样既可以减少嘴唇的碰撞,还能将声音关在嘴里,降低噪音;同时也避免让一起进餐的人看到我们嘴里嚼碎的食物,也是一种礼貌。
对于孩子吃饭吧唧嘴这个问题,家长们需要注意:要从正面给孩子建议,不要以开玩笑或嘲讽的口气指责孩子,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避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当我们让孩子懂得安静进餐的原因,并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以后,孩子改变起来就会很容易。
-------------------------------------------------------------------------------------------------
版权声明:本内容版权归初心客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初心客厅(xinlishudaozixun)情感不顺心?孩子搞不定?职场压力大?欢迎你来初心客厅找我们聊聊。配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初心客厅)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宝宝知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