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存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诸多矛盾不断涌现,使现代人承受着更多的精神压力,随之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工作和生活中,拥有健康的心态已经成为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由于社会需求的加大,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职业已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心理咨询行业顺势在国内悄然升温。心理咨询市场特征分析一、市场规模图表:2015-2019年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产业关联度各种心理咨询服务人员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各个综合医院、精神病医院已普遍建立心理咨询门诊,许多高校已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不少中、小学校特别是城市中、小学也已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社会上也开办了婚姻、职业、儿童等各种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以及热线电话、危机干预中心等。从业者除了将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落实到各科疾病患者身上外,还将其服务十分广泛地涉及到社会人群,而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也各有自己的心理健康组织,并且还开展了诸如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项心理健康服务。由于行业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已被社会接受,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概念渐渐深入人心,人们逐渐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会推动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从而间接推动心理咨询行业上游企业的发展。三、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1.个体因素,包括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以及态度和学习行为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主导需要,特别是尊重的需要成为行为的主要影响力,因此咨询师以及整个社会对于来访者的咨询消费行为的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心理咨询抱有积极态度的消费者会有明显的消费意图,咨询的效果也会更好。随着消费者在心理咨询行为中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他们的消费行为也日见成熟。2.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价值观,亚文化和习俗等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中庸的价值观,我国消费者习惯与周围人的生活保持一致,就目前国内的现状看进行心理咨询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接受心理治疗更是会被人当作异类。咨询者不想被人注意,怕人家以为自己有精神病。来接受治疗的人也多半已经濒临绝望和崩溃的边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交往频繁的城市,消费习俗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心理咨询作为新事物、新商品正在逐渐进入人们的消费活动中。四、国内和国际市场国内的心理咨询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因而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可预见的是,如同国外的发展趋势,今后中国心理咨询的职业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与资格的标准化将是发展的重点。由此可知,在认清国内心理咨询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如欧美等心理咨询的发展模式,可以对国内心理咨询的未来发展趋势形成较为有效的预测。五、主要竞争因素在任何产业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生产一种产品还是提供一项服务,竞争规律都寓于如下五种竞争力量之中: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六、生命周期行业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启蒙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