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老友记》的人,应该都会记得有这样一幕经典场景:罗斯在朱丽和瑞秋之间摇摆不定。钱德就建议他列一张优缺点对照表来进行理性的判断;罗斯说瑞秋好像太爱漂亮、有点任性,还说瑞秋脚踝有点粗等等。至于朱丽,罗斯说她唯一的缺点是,“她不是瑞秋”。
本来想通过理性分析的罗斯,最终却依照自己的心选择了瑞秋,那一刻,他就是在靠直觉在做决定,那这个决定靠谱吗?很靠谱。
正如格尔德·吉仁泽所著的《直觉》一书中揭示的那般,直觉并非冲动与随想,它有其自身的原理。直觉是基于一种无意识技能,而过度思考就会阻碍这种技能的实施。有相关研究证明,有意的推理反而导致更差的结果。这是为何呢?因为,复杂并不总是好的。
正如直觉所能依据的信息少之又少,所以根据有限的信息我们反而能做出比较好的推断。《直觉》里举了一个例子,一家三兄弟去参加一个地理知识问答比赛,大哥听过所有的提问城市,二哥只听过一半的提问城市,三弟则一个城市也没听过。在三兄弟都对这些城市没有了解,仅知道名字的情况下进行答题,你猜猜最终结果如何?
听过所有提问城市的大哥得分最低,而一个城市也没听过的三弟答题正确率居中,第一名就是二哥了。他靠着仅有的确定的线索,获得了最好的成绩。这个实验说明,手握着大量信息有时甚至还不如一无所知。
我们常常认为,信息应该越多越好、选择也要越多越好,这和“少即是多”完全矛盾。“少即是多”的意思是,在某种情况下,时间、信息或者选项越少越好。它并不是说,少一定就好。但有时候,多则是不好。比如当你面对12种选择和6种选择的时候,6种选择能让你更快做出正确、理智的决定。因为拥有的选择越多,就越容易陷入矛盾,进而越难对比那些选项。产品和选择越多,到了一定程度,会同时对买家和卖家造成伤害。
那直觉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其原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简单的经验法则,二是大脑的进化能力。
是的,直觉是无意识的,但它可被提升至有意识的水平。要知道,直觉是我们所经历和体验到的东西,我们曾经的经验让我们在自己还没完全搞清楚之前就出现了直觉,再依附人类不断进化后的大脑能力,自动把一些信息整合存储下来,带给了直觉强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身体里天生的“无意识的智慧”,它在这个复杂混乱的世界里,让我们瞬间做出决策。这也就是我们有时“不思考”反而比“三思”效果更好的原因,正如书中所言,“简洁能救命,复杂能致命”。
所以,下回当你觉得纠结矛盾的时候,不妨就依赖你的直觉,让它来帮我们做决定。因为很多时候,它,是值得信赖的。
专注个人成长 微信公众号:林小白向上管理(ID:living4e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