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又有一批同学奔赴异国求学。一个青春懵懂还没真正长大却时刻标榜自我的小大人,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一个人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感到无助和孤独,甚至崩溃到躲到被窝里大哭......他们一边承受着心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边还要假装像一切都很好的样子,面对家长的关心还是报喜不报忧,在没有得到有效途径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
▲▲▲
心理问题的产生,就像身体得了感冒一样,没想像中可怕,却也不可忽视,首先要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因为孩子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急切需要得到被认可和被尊重。因为语言和文化障碍,绝大多数留学生短时间内很难融入新同学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
二是因为荷尔蒙的变化,情绪易波动,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
同时,当心理遇到问题时,中国留学生不习惯与别人分享。在外面受到挫折、孤独、无助的时候,也很少知道该怎样减压,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如何应对心理问题
▲▲▲
孩子怎么做
1、尽量让自己去找到一种放松自己的方式
当压力大时,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算很多时候出于无奈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要保持一个不为了任何人只为了自己的爱好,那种让你每次做起来就开心和享受的事情。
2、给自己设定目标,但是不要过分压力,大学时间还很长
3、多交朋友,和真的了解你,舒服的人交朋友
我知道很多国际生在交朋友方面会给自己很大压力,但是我觉得中国朋友和外国朋友都是需要的,不要强迫自己为了和美国人交朋友而交朋友。
二、家长怎么做
1
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
比较轻度的心理问题可能就像感冒,也是可以自己康复的,首先不要小题大做,理性对待。
2
问题严重怎么办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家长们也要及时干预,并通过专业人士(心理咨询师)帮助来治愈心理疾病。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接受心理咨询,不要讳疾忌医。同时,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也很重要,建议家长不要擅自行动。
3
家长自身提高情商也很重要
因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也最重要。很多心理疾病的发生都来源于家庭,特别是人际方面的心理问题基本反映了家庭内部的不健康关系。因此父母用合适健康的方法与孩子相处非常重要。心理医生只能解决孩子短期表现的问题,在长期的家庭关系处理中,还是需要家长一同努力,才能培养出孩子健康的人格!
《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留学生患抑郁的比例是65%。留学生自杀事件也时常爆出。留学生群体的压力,不止是学业方面,而是全方位的。无法适应异国环境、显著的语言文化差异、身边缺乏家人或知心朋友的关注交流,甚至种族歧视、求职不公等压力都让远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倍感孤独和焦虑。幸好,政府、学校、学生自己都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除了哈佛大学,全美各地的大学也出现了很多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心理咨询小组,从旗舰学校蔓延到其他分校。
留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提前进行心理建设,北美教育会在给孩子的升学规划过程中,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大学的学习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保证从国内到国外的顺利过渡。在学生出国前,北美教育还会做一系列的行前辅导,大一期间还会持续提供选课指导,减少孩子在学业上的焦虑,让孩子在国外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