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在安徽淮南某小区,陆女士在楼下等人,突然被一颗从天而降的麻将砸中头部,顿时整个后脑勺到颈部都是鲜血,随后送到医院缝针、住院一个多星期。接到陆女士报警后,民警调查发现,在麻将牌掉落前,还掉下来好几辆玩具小汽车。民警遂决定重点对事发居民楼家中有8岁以下孩子的住户进行排查,同时针对家中有麻将桌的住户进行详细调查。
民警从顶楼28楼自上而下,排查到12楼一住户家时,开门的小男孩以及摆放在客厅内的麻将机,立即引起了民警的警觉。经询问,这户人家的一名3岁小男孩哭了起来:“我再也不扔了。”
在派出所内,男童母亲藏女士告诉民警,自己以前跟儿子说过不要高空抛物,但是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没想到惹出了这么大的麻烦。由于孩子较小,民警只得带着孩子一家观看了禁止高空抛物的宣传片,希望让其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害性。
26日下午,在民警的调解下,陆女士极其大度地谅解了藏女士一家,只收了医药费和少许赔偿共计6000元。
这个事是安徽淮南那边一小区里女子在楼下等人的时候被楼上掉下来的麻将砸中,然后后脑勺都是血。经过警察排查以后确认是十二楼的一个三岁小孩扔下来的。警察让该家庭观看了高空抛物的宣传片,让他们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险性。被砸女子也原谅了他们。高空抛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再小的东西,从高空掉下来,经过自由落体砸在人身上也是会造成很大危害甚至生命。
处理完这起案件,民警也很感慨。他告诉记者,所里几乎每个月都会接到高空坠物的警情,一年能够达到十余起,其中由“熊孩子”造成的居多。从垃圾到玩具,甚至瓶瓶罐罐都成了“凶器”。在他看来,孩子成为“肇事者”主要跟家庭教育有关,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孩很容易效仿大人的一些习惯,比如有的大人会随手在高空扔垃圾,结果小孩就学着把危险系数更高的东西扔了下来。”民警表示,高空抛物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的威胁,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会触犯刑法,甚至承担巨额赔偿.
安徽建筑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健认为,“熊孩子”高空抛物行为的发生,主要源自好玩、模仿、侥幸等心理,也不排除其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自控力较差。“对于这一群体,应该加强教育,及时预防。同时也应杜绝成年人的不良示范,避免不当行为成为青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从而造成自身行为的失控乃至悲剧产生。”王健表示,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抛物肇事者,必要的时候需要指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援助和辅导,矫正不良行为。
王健认为,在高空抛物事件发生后,有的家长情绪会比较激动,对肇事的“熊孩子”进行打骂。相对于不管不问,这虽然是一种处理手段,但其实也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一定会产生更积极的作用。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应当以教育为主,尽可能让他们详细了解高空抛物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