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薪水尊严与面子,小时候我最想从事的工作就是当小学语文老师。
记得2-5年级我们班都是由同一个语文老师带的。老师的上课方式就是读课文、认生字、写生字、做作业(小学时有配套练习作业本)。通常老师掌握的节奏是课堂上讲完课马上布置作业,学生能够当堂写完。
我在小学算是学霸,基本上都能第一个完成,然后老师就会批改。大多数情况下,我的作业都是满分,过后老师经常会让我帮忙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而我只需要将自己作业当成范本,照着批改即可。这样的难度于我来说几乎没有,因此自己特别享受批改作业的感觉,同学们不懂不会的都会请教我,我也会耐心地为他们讲解,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小老师。
现在想来最有成就感的还在于考试,特别是看图说话。我从小就非常会描述一些客观事实(观察仔细,能够把图画中的信息要素全面掌握,着力刻画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令画面感十足。因此老师经常将我的文字当成范文在班级里阅读,分析写作特点,以及特别值得同学学习的地方。
那时候自己对这样的“待遇”早已习以为常,哪天老师不读自己的文字了,反倒会有些难过。
期末复习来临前,正常的上课安排就会变成半天语文课半天数学课,每个同学手上都会有一本总复习练习册。通常我都会是第一个完成整本练习册习题的,就等着老师上课讲解。讲解完,老师还会要求我们把修改过的总复习册交到组长手中,最后由班长交到她手上,或者会由我来做最后把关,查看同学们是否都进行过认真的修改。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起书包就不轻,回想起我们的小学时光,每天可以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作业,我还需要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回家后最多复习预习下功课,其余时间就是玩玩玩,多么美好而又充实的小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