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什么?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信赖,相信自己可以,相信自己值得。
一个人自不自信,常常是源于我们在小时候,是否获得了足够多的认可,和外在是否优秀没有关系。
曾经在课堂上让大家“夸夸你自己。”
能夸得出口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都说,如果把题目改成“谈谈你的缺点”,他们可以写上三页纸。
那些看似外表张扬的孩子,内心却是如此的不自信。
曾经问过家长,“你夸过你的孩子吗?”家长说,“怎么能夸呢?再夸他尾巴不就翘到天上去了。”
这或许是中国家庭的通病吧,这些家长从小并没有得到过足够的肯定,因此也不知道孩子是需要肯定的。
如何建立自信:
其实自不自信是一种习惯性心理模式。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反复对想要逃脱的动物,施以强烈的电击,后来,他即便不通电,但是这些动物,也不再跑了。只是躺在那里等待着命运的降临。它不是不可以跑,只是它已经放弃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无助感。
研究表明,习得无助感同样会发生在人类身上,这种习得无助感会严重损害人的自信,把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蔓延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要建立自信,首先要和自己的感觉建立连接,因为,感觉是尝试的基础,尝试是经验的基础,经验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自信的基础。
在积极心理学当中,有一个自信建立的方程式:多做,多做到,多应做到给予肯定。
改变的开始,是从你的感觉出发,重新打开与感觉的链接。开始进行尝试,积累经验,培养能力,获得肯定,从而断开你的习得无助感,重新获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