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提第一个与性有关的问题时,他(她)对人类繁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论,并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如此。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性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性。
告诉孩子生殖方面的知识只是性教育工作的一小部分内容。广义而言,这意味着性教育的目的必须是:教孩子实现自己的性别角色,让他为自己身为男孩或女孩感到恰当的满意;与父母的联结必须足够亲密、有力,以确保孩子将来有可能拥有自己的爱情生活。
现代的育儿理论告诉我们,在孩子自慰或者玩性游戏时,“什么事情都不要做”才是明智之举。原因是: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为此产生羞耻感,也不能威胁孩子。如果与生殖器有关的羞耻感和焦虑感过高,会严重扰乱孩子人格的发展,并且有可能造成孩子成年后的性功能障碍。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另一面: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性游戏才能既不给孩子无限制的自由又不会导致他对性形成不良认知呢?
在某个发展阶段是“正常”或“典型”的行为也许在另一个阶段就不太恰当。我们对这些行为的判断和处理方法,也应该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举个例子,如果幼儿园里一个3岁小男孩发现观察小女孩怎么小便很有趣,我们会认为这个行为是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性别差异感兴趣的一种正常方式。这个时候恰当的做法应是,允许孩子在上厕所时做自然观察。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有正常的机会进行观察,尤其是在看的同时回答孩子的问题,就可以满足他看的需求。通常,这种兴趣会逐渐减弱。
但是,如果这个这个孩子到了8岁,还是一再偷看女卫生间,那我们就不能认为这种行为在他这个年龄是恰当的了,我们会假设存在某种个人原因导致他一直延续婴幼儿时期对性的好奇。这个时候恰当的做法应是,尽可能温和而坚定的制定明确的规则制止这种行为。如果要帮助这个孩子解决问题,我们还必须找出他这么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