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一句诗词萦绕心底,它就是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首诗,因为它意境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不知不觉,你仿佛能透过这首诗,看到那相思。
我记得我曾经看过关于这首诗改编的歌曲,它有一个mv,是动画版的,讲诉了民国时期,爱而不得的相思。
它的播放速度很慢,明明白白的阐述了,什么是相思。
从少年小时候懵懵懂懂的青涩好感,发现了一个稀奇物,第一个想要分享的就是三娘,因为那是他喜欢的人。
到长大后想要考取功名迎娶三娘的雄心壮志,离开三娘后,他的万般思念皆于一颗相思豆。
可当他考取完功名,他深爱的姑娘,已经要嫁人了,他回到故里,大街上热热闹闹,张灯结彩,喜庆极了,可他的心头,还是莫名升起不好的预感。
为了证明这个预感,他跑着去了三娘的家里,可他看见,那堵青色的围墙,挂上了鲜红的有些刺眼的喜庆灯笼,就连门口的大门上,都贴上了大红的喜字。
他的姑娘,思念了多久的姑娘,不再是他的了。
他知道这堵墙后面,是披着红盖头的三娘,可他不知道,在他撕心裂肺的难过后面的三娘,已是泣不成声。
三娘等了少年很久很久,从豆蔻年华等起,等到现在不得不嫁人,也始终没能等到,她的盖世英雄,来娶她。
她心底的红豆,和少年一般,红的泣血。
多年以后,三娘早已为人妇,而少年依旧单身一人,未娶,他一身长衫,走在古铜的长街上,看着热闹的小贩大声的呦呵,突然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他走着走着,被一个小贩摊上的东西吸引了视线,他走过去,控制不住拿起了那样东西,那是一支红豆簪。
红豆啊,三娘啊,他的相思,他轻轻摇曳着手中的红豆簪,听着老板娘的话“这红豆簪,可是相思之物,送给喜欢的姑娘啊,最合适不过了。”
少年的记忆仿佛回到了那天雨夜,懵懵懂懂的孩时,送了三娘的那颗红豆。
一颗红豆,生于南方的国家,却记载了千千万万对情侣的相思,红的是思念,红的似血,是思念到极致。
相思之情萦绕在闺阁女子心头,她们等待着她们的盖世英雄前来迎娶她们,而唯一的寄托,则是这些生于南国,春来繁茂的相思豆,红豆。
这句诗词多美。
其实,每句诗的背后,都有一个属于它的故事,美好的,感伤的,无论是哪种,都是只属于这首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