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焦虑的4大“源头”1 家庭矛盾焦虑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家庭矛盾。夫妻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糟糕,家庭无幸福感可言,孩子心灵就会受到创伤,更容易变得失望与焦虑。2 师生关系若和孩子谈某一位老师,孩子表现出不屑或进行反驳,说明孩子对老师的评价是偏负面的,师生关系不和谐。孩子上这位老师的课,可能会出现不愿意上课或成绩下降的情况。成绩下降,再加上对老师的不满,从而引发焦虑。3 学业压力学业压力,对于那些突然学习不好,跟不上的学生影响较大。成绩下滑的小孩,还容易沉迷游戏,他们看上去是沉迷游戏,其实是在逃避焦虑。4 同伴交往小学开始,孩子会出现“扎堆”的现象,而且越往上越明显。之后就会发现,往往是名列前茅的一堆,中等的一堆,学得很辛苦的是一堆。这源自孩子对自我的认同:他会去选择有话聊的伙伴作为好朋友。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没有一两个好朋友,没有一个归属的群体的话,他的焦虑程度是非常高的。为缓解孩子的焦虑,家长情绪也该“减负”看完以上症状,家长是不是在回忆,自己的孩子有没有类似的症状呢?如果有的话,得赶紧想办法帮孩子减减负。另外,我们一直再给孩子减负,其实该“减负”的,还有家长。接下来,我们就跟着12355心理咨询师宋韵华老师,提供的四个方法,来帮助家长减轻肩头的重担,和谐亲子关系,温馨整个家庭。1 调整自己的情绪家长是孩子情绪的引路者,尤其是10岁前的孩子,简直就是父母的“小克隆人”。比如,妈妈总是当着孩子的面指责爸爸,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地指责爸爸。所以,只有家长的焦虑减少了,心情变得美好,孩子才会有积极情绪,去面对生活。现在生活节奏快,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很多家长其实本身自己就很焦虑,而孩子天生的敏感,是可以感受到的,虽然他们不一定能说得出来。孩子焦虑,很可能是被家长“传染”的。因此,当家长要和孩子说话时,先问问自己,你焦虑吗?若是,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和孩子沟通。对孩子扬起你的笑脸,孩子才能学会用笑脸面对这个世界。2 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希望孩子好,想把孩子培养成人中龙凤。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就像神一般存在的“别人家的小孩”,那其实就是父母理想中自家孩子应该有的模样:他独立自主,很少让父母操心;他语文、数学、英语每门成绩都非常优秀……自家孩子基本完全与其相反:他偏科严重,成绩一般;爱好就是吃饭、睡觉、打游戏……横看竖看,也看不出来,两者之间有任何关系。所以这里,要和家长说句贴心话:现实点,教育孩子时,接地气,降低期望,就是在给孩子减压。若要求孩子达到的目标,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自身特点脱节,盲目地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设计孩子的人生,只会适得其反。被父母设计的“好无止境”的乖孩子,爆发出来,父母会吃不消。3 放大孩子的优点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会使用“放大镜”技能,但关注的部分不同,结果截然不同:奉行“挫折教育”的家长,放大孩子的缺点,教育孩子要“取长补短”。这样导致很多在我们看来优秀的孩子,当你问他,自己的优点是什么?他完全回答不上来,眼神中充满迷茫。因为他关注的点,从来不是自己的优点。而奉行“鼓励教育”的家长,放大孩子的优点,教育孩子要扬长避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