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第一,将涉密人员管理工作加入人事工作流程。具体工作上要防止3种现象,一是承诺规章制度要有约束力。国家机密载体涉密印制单位录用人员之初,与其签订保密承诺书是必经程序,但承诺书的条款务必条条明确,尤其是涉及应遵守的保密纪律和限制性规定及违反后所应受到的处罚条款,要订具体、涵盖全。签字前,还应让涉密人员逐一阅读、了解、确定,不能走过场。二是工作制度要有执行力。有的保密资格单位在现场审查中丢分较多,就是因为保密工作制度简单照搬国家标准,或简单承袭过去的旧规章制度,使涉密人员无章可循。三是考核机制缺要有励作用。有的保密资格单位对于涉密人员仅有的一次考评仍归总在年终,属于职工一年工作的总体评价,也有的保密资格单位考评后的奖金按照一个标准发放,没有体现出特殊作用和贡献,令考核机制失去了激励作用。第二,确定工作人员保密范围,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备。涉密人员范围定准了,才可以合理提升保密管理方法的目的性、实效性,不然不仅会发生管理混乱,还会增加管理方法成本和无效劳动。此外,保密资格单位还应将涉密人员的基础状况以及调整变动状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备。第三,提升管理方法,必须重视培训环节。对拟进入涉密职位工作的人员应开展保密教育培训,保证其了解保密相关法律法规,把握履行岗位工作职责所需的保密知识和技能。未经保密教育培训的有关人员,不得上岗工作。第四,健全考评监管评价指标,提高管理水平。涉密人员的考核内容不能走过场,不仅合乎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具体情况,又要具有实操性。另外,还需要将保密工作考评列入绩效考评中,采用定期考评监管评价的方式,提高保密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只有及时全方位地对涉密人员开展考评监管评价,才可以及时调整健全管理方法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