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固有风险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控制风险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
扩展资料: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相关,且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提高审计质量,以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包括:
1、以《国家审计准则》为纲,以公共财政资金使用为主线,以审查审计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目标,严格实施审计,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作用。
2、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科学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充分评估审计风险。精心组织审计人员,开展审前调查,合理确定审计程序,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和审计方法,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做好项目事前审计调查、审计现场审查、获取审计证据、审计事后核查工作。
3、审计项目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审计组组长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领导担任。审计机关和审计组所在的部门严格按照审计法的规定把好审批、复核关,实施审计项目三级复核制度、审计业务会议制度,确保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充分性、合法性,从而达到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4、提高审计人员职业素质。恪守严格依法、正直坦信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基本审计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规矩的审计人,保持应有的审计独立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