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发现问题揭示深度不够,很难引起管理层的关注。(1)内控审计更多是遵循性审计,发现问题多数是执行偏差,合理性关注点较少;(2)在审计报告 中揭示的问题往往是与被审计对象进行确认的具体问题,不会提炼总结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就事论事。2、审计结论大都很中庸,新“八股文 ”。(1)审计结论往往因为内控评价缺少数量级 评价标准,以及照顾被审对象的情绪或维护关系,结论基本偏于中庸化,如:基本满足、未见异常、基本规范;(2)审计发现问题和风险仅限某一审计期间,缺少与前期审计结果之间的比较,不能反映问题的变化趋势和内部控制 的完善过程。3、审计建议空泛,强调加强控制,可操作性差。(1)审计人员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与被审部门缺少沟通,不能提出合理化、系统化建议;(2)审计建议普遍是加强内部控制,如:增加人员配置、系统建设和复核点,增强监督复核及考核机制。这些建议往往会增加成本和降低效率,被审计对象可执行性差,难以落地,前查后范、屡查屡犯、此查彼范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