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既然是被起诉了,肯定是人家认为,审计师该发现的问题没发现。这时候,从逻辑上说,审计师可以做如下申辩:一是贬低自己,说自己智障,所以没发现问题。这就好象很多犯罪嫌疑人都说自己是精神病一样的手法。但这一手大概过不去,法官也好,陪审团也好,社会公众也好,很难相信能考取注册会计师执照的人是智障; 二是抬高对手,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不是我们不小心,实在是敌人太狡猾”。这样的说法,有点儿丢面子。不过,如果社会公众能接受这样的说法,这一个坎也算过去了。怎么样才能让社会公众承认“不是审计师不小心,实在是敌人太狡猾”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对审计师的期望。要是社会公众对审计师的期望是个个象007一样神通广大,象包拯一样铁面无私,那还真就麻烦了。“抬高对手”这一招就不灵了—你想啊,人家都把你当007了,还有谁比你还牛啊?其实在美国,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职能之一就是多与公众交流,调整公众对审计师的期望。得不断地告诉公众:审计师也是人,不是神呐。按照审计准则的不成文的假设前提,审计师也就是一些智商略高于社会一般水平的人,天天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在财务会计和审计领域上,因此成为了专家。在执行审计项目的时候,审计师每天工作8-10个小时,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一般老百姓看了,会觉得,一个孝子给爹妈干活,也不过如此了。 要是已经这样做了,仍然被人家骗了,没发现问题,这也真不能怪审计师了。要是还怪审计师,他就该急了,“我给亲爹妈干活,也没这么尽心过呀?还起诉我?!你不看一看,这个骗局设计得多棒啊,都赶得上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水平了。再有名的医生治病,还有治不了的呐。有本事你来做一遍这审计,我就不信你比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