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本课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普遍规律、基本管理和一般方法的专业基础课,具有一般性、多学科性、杂复性和很强的应用性。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管理活动现象、分析管理活动本质、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由于是应用型学科,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将案例分析、研究专题、讨论与辩论赛、课外阅读等各种方法进行整合与运用,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统计学:研究如何应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数据,通过特有的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一门学科。统计学是为行政管理、信息与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和基础课。教学中不仅要对统计学的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还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讨论、上网检索和课后作业等,启迪学生的思维,掌握统计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是财务管理、会计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学习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巧与方法和基本的操作。该课程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等式的理解、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的使用、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会计凭证、账户、账簿、财产清查、记账程序和会计信息的编制方法等内容。通过学习,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为学习后续专业会计课程夯实基础,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以外的学生能够领会会计特殊的思维方式、会计的各种经济指标以及生产经营过程和能识读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本课程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属于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通过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十三项基本原则为依托。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特征的基础上,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总结出财务会计报告。本课程以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为主,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该课程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其他行业会计等课程并驾齐驱。其内容主要以工业成本为例讲述各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与核算、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的核算、累计生产费用的分配和五种成本计算法以及成本分析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为拓宽视野,还应该学习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以及除工业以外的其它行业成本的计算。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并能对行业会计的成本进行科学的计算和账务处理。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课程是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在《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基础。审计学原理:《审计学原理》课程是审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审计的含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审计的分类与方法、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抽样、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审计报告、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本课程以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定位,以民间审计为主线,兼顾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为培养适应现代开放经济需要的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特点的大专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法律制度,获得审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审计工作的程序和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综合分析能力,为从事相关的经济工作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企业财务审计:《企业财务审计》是审计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阐明了企业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以及审计工作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适当介绍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实践经验,具有可操作性。审计实务:本课程内容分为审计学基础、独立审计实务和内部审计实务三篇。其中,审计学篇简要介绍审计概念、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独立审计实务篇主要介绍销售与收藏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实务篇主要介绍内部审计导论、内部审计过程、内部审计技术、内部审计应用。该课程以培养现代审计技能为核心,教材内容新颖、重点突出,力求审计案例与实训和审计方法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务的相互贯通。经济效益审计:该课程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包括基本理论、审计程序特点和审计评价标准三章;第二部分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实务,包括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实务、企业微观经济效益审计实务、项目微观经济效益审计实务和非经营性组织经济效益审计实务。社会审计:《社会审计》在审计学科体系中,是作为社会审计方向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来设置的。它是针对审计专业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审计学原理、企业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专业课程之后,专门开设的一门审计实务操作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审计实务方面的操作能力,特别是对注册会计师实务的操作能力,拓宽学生在审计领域方面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在审计专业方面的整体素质。本书既有较系统的理论性,又注重结合案例分析强调实务可操作性。内部审计学:内部审计学是审计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学专业内部审计方向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为培养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既懂审计理论又掌握审计崐实务的审计专门人才服务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内部审计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内部审计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现代审计理崐论处理审计业务的意识。学习本课程,可以综合运用、巩固以前所学知崐识,并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税法:《税法》是我国现行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主要由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等税收法律体系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现行税收法律体系的构成;流转税法律的构成及其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流转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税目等;掌握各种流转税的计算方法、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以及纳税申报时间。掌握所得税的构成;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及税收优惠、应纳税额的计算等内容。掌握财产税、行为税等其他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等内容。经济法:本课程是本课程是为经济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基础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讲授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容,根据财经类学生的需要,比较系统地介绍经济法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对合同法、金融法、税收、公司法、企业法、会计法、工业产权法等方面的内容作较为系统的阐述。上课讲求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以老师讲授为主,还有相应各章的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并提出问题。课程结束时,学生应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经济法理论知识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经济法律问题。
审计学本科主干学科
经济法
审计学本科主要课程
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税法、财务会计。
审计学本科有哪些课程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建设项目审计、计算机审计、法务会计等。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审计学大一我们一般就是基础课程,微经宏经,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个人觉得学习这个专业不搞学术,高数没什么用),基础会计学,大二主要也是学习的会计知识,主要用的cpa教材,高财部分略讲。同时也有审计学原理,建议初学多看审计学原理,很多专业名词才懂,后面大三才开设审计学,也是cpa教材。
如果是通俗易懂的建议看看李凤鸣的《审计学原理》,经典的还有《索耶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思想》《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试着看看吧,刚开始会比较枯燥。
学科:经济学 工商管理课程: 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原理、企业财务审计、审计实务、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法规、内部审计学、社会审计、经济法、税法
因此,南京审计学院是一个全新的审计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互惠的资金支持本科院校等科目。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财务,现名南京工程学院于1987年由审计署和南京联络处; 1991年直属国家审计署的重组; 1993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1999年通过资格教育在本科教学评估部;调整为江苏省政府建立了审计委员会,总部设在江苏省管理方面的合作2000学校制度; 2002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 -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超过14,400全日制学生(含独立学院),其中浦口,莫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00英亩的区域。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现有建筑面积470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6000多万元的图书馆拥有110多万册纸质图书,E- 530000图书,外文报刊3000多种。 - 学校拥有1160名员工,688名专任教师,其中正高职称80人,副高职称211人,博士125人,80人博士,硕士264教师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人,省部级2年轻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大学的学术带头人谁,在“六人才高峰”高层次项目资助人,省“333工程”培养人选16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3人,34个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二线杰出的学术,科技创新团队1 - 学校有11个师资(部),21个本科专业。其中,审计品牌江苏省的专业,大专学院金融品牌的建设作为一个专业点的江苏省,财务,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校学科建设为龙头,现有的会计(审计),金融,经济,管理4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 2003年,经南京大学教育部,联合培训和会计(审计)学,经济学硕士。学校重视科学研究,现有的审计信息工程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所,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1个科研机构。 “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务院“金审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17个项目,53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在核心期刊论文1782年出版107本书,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3个省级部门的科研奖励32;基础理论研究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内部控制和国内领先地位的其他领域;参与了国家审计法规的研究和起草多少教师,成为国家审计署的专家成员。 二十多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凝聚,形成了“诚信,求是,笃学,粗工”的校训和“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动创新,成功地掌握了前面的重要发展机遇,实现上规模上台阶,上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水平。 学校坚持办学特色。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大审计”平台,增强审计专业学科的示范,辐射和渗透的整体建设,提高审计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审计研究,形成了最大的审计人员培训,审计师结构合理,审计教学实习基地稳定,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前沿,丰富的审计信息资源,审计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服务审计事业成效显着,大量的审计教育的社会影响,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的高审计质量的学科方向完整的审计作为人类文化审计的摇篮,审计文化的发掘岗位,开展中国审计理论的前沿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桥梁审核。 学校坚持以学校的质量。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学校的永恒主题;坚持以系统的方法,品质控制,品质铸就卓越,战略眼光的精神,以提高质量;建立所有施工,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的充分参与。学校领导重视教学,规则和教学规范,保证教育经费,教师潜心教学,科研和推广的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开展教学和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十五”以来,承担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工程施工质量的材料9,教学改革课题省教育21;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1日,省质量(优秀)教材奖两个省级多媒体课件奖21学生在全国和省级比赛的大学生各种知识和游戏的风格成就;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公务员录取率稳定增长,就业率,就业层次高,稳定就业的目标。 学校坚持国际化教育。跟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把握国际主流商业教育的方向,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教育合作,审计监督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台湾,香港的香港,大学和行业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全球化,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跨文化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建立一个开放的办学体制,创造一个开放的文化意识;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和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国际本土化的教育资源; “本科学历+国际学历教育”的创始人,推出“国内学历教育+国际学历教育”等多部中外合作培养模式。随着当今最知名的国际会计师组织 -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简称ACCA)合作,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培训,建立江苏省,唯一的ACCA培训中心和考试中心协会,2002年3月批准的ACCA总部的“全球推荐程度ACCA培训机构“,学生课程考试成绩大大超过了全球平均合格率,有14名学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或第一个中国大陆的学生文化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 - 学校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规律,努力培养了坚实的基础,视野开阔,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二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审计机关,金融系统,其他政府部门,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培训和派遣2万多名高素质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的业务和管理。 展望未来,学校将评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为契机,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提高质量,增强功能,全面落实学校“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促进了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开设学校的特点和努力奋斗!
172 浏览 5 回答
330 浏览 4 回答
154 浏览 3 回答
289 浏览 5 回答
318 浏览 4 回答
213 浏览 3 回答
265 浏览 5 回答
332 浏览 3 回答
305 浏览 4 回答
274 浏览 4 回答
82 浏览
195 浏览
277 浏览
262 浏览
27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