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的一个分类,它的起源和发展都算是审计发展的一个分支。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后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种社会约束机制。 课本上将西方审计延伸到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等等,将中国审计延伸到夏商周、秦汉等等,其实只是以现代的审计概念去论述或者囊括当时履行监督、查核类的职责,并未进行细分、升华和独立,相对牵强,真正的审计起源还应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背景与发展: 跨国企业迅速崛起,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管理层次分解更为彻底,企业规模前所未有的庞大、集团林立,同时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管理者对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变得迫切。 企业管理者为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控制与效益管理,内部审计应运而生,现代内审不仅对时候的财务会计领域进行审查,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帮助企业领导层进行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 组织的诞生推进了内审的发展,1941年由瑟斯顿()、米尔恩()和布瑞克(VictorZ。Brink)等40多位内审人员于11月11日正式宣布在纽约成立内部审计师协会,12月9日协会在纽约召开第一届年会,瑟斯顿任第一任会长,后又在芝加哥、多伦多等设立分会。1974年,协会在伦敦召开年会,也标志着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展成为国际性组织,目前协会会员遍及100多个国家,共有160多个分会和多个国家分会,1973年协会正式进行注册,获得注册的人成为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这也意味着现代审计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