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包胥生卒年待考,春秋时楚国大夫。申氏,名包胥,亦名蚡冒勃苏,又称王孙包胥。据明·《东周列国志》及清·监利籍大学士王柏心同治版《监利县志》记载:申包胥为荆州市监利县新沟镇报国村人。楚君蚡冒之后,原与伍子胥 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途遇申包胥 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兴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入郢。申包胥随昭王撤出辗转随国。后自请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百乘前往救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楚人驱走吴国军队,收复了郢都。申包胥归郢后,昭王对他欲予奖赏,他声称请救兵是为了楚国人民,拒受赏赐。出使越国申包胥虽然“逃赏”,但是没有忘记自己对楚国的忠诚,在“逃赏”近三十年之后(《左传》载申包胥“逃赏”的时间是鲁定公五年即西元前505年,而《吴越春秋》所载申包胥出使越国的时间是句践二十一年即西元前476年。)出使越国,坚定句践伐吴决心并教句践以“智、仁、勇”三策。申包胥先是以激将法,分析吴国正盛,试探越王句践伐吴的决心,再问句践何以战,最后点出“智、仁、勇”三策,可见,申包胥是一位眼光深远、善于剖析利害的战略家。申包胥对句践的教诲,对于句践灭吴有较大的帮助,《国语·吴语》随后载句践言“吾问于王孙包胥,既命孤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申包胥实现了楚国对吴国的报仇。谢松保现任湖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松保,男,汉族,1954年2月出生,湖北省监利县人,197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5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毕业于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简历—— 监利新沟区供销社业务员,区革委会政工组团干;—— 监利县委组织科、共青团监利县委工作;—— 监利县汪桥区委副书记、程集公社副书记、革委会主任;—— 监利县程集、黄穴、毛市公社党委书记(期间:—省委党校脱产学习);—— 监利县副县长(期间:—监利师范脱产学习,—省委党校大专班经管专业脱产学习);—— 监利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委副书记;—— 荆州地区行署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荆州地区行署经委主任;—— 荆沙市经委党组书记、计委主任、党组书记(期间:—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在职本科学习);—— 咸宁地委委员;—— 咸宁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 咸宁市委副书记(期间:—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 中共鄂州市委副书记;—— 中共鄂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市长;—— 湖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熊均皋少将监利新沟人,1952年10月生,硕士研究生,高级审计师,注册审计师。1985年至2002年任海军审 计局副局长、局长;2002年10月后任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海军试验基地副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