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三司会审”制度创设于明初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的皇帝朱元璋出于为强化专制皇权、减少冤狱数量的目的,因而下旨由三法司共同处理重大案件。
“三司会审”中的三司指的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刑部是中央一级的审判机构,是六部中惟一具有司法权的机构;大理寺是明代中央负责审核刑部以及在京各机构审判案件的机构,大理寺卿是全国掌管刑狱的最高长官;都察院由御史台,主要负有监管、弹劾等权。
特点:三法司会审的案件大多通过皇帝的谕旨安排,皇帝是发起三法司一审案件的决定者。除了决定三法司的会审外,皇帝还决定参与审理的人员。
基本信息:
汉代以来,凡遇重大案件,由主管刑狱机关会同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共同审理。隋朝由刑部、御史台会同大理寺实行三法司会审。
唐代则实行“三司推事”制度,遇有呈报中央的申冤案件,由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中书舍人、御史台御史等小三司审理;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判;对于地方上未决、不便解决的重大案件,则派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大理评事充任“三司使”,前往当地审理。
明代时定制,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遇有特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皇帝亲自交办的案件,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审理。
一:、 基础知识。(35分)1、 默写填空(10分)(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2) ,稍稍正坐。(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几欲先走。(4)未至, 。(5)江山代有才人出, 。2、 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归xǐng 、 阴mái 、 毛骨sǒng 然、 léi 弱、3、 关联词语填空。(2分)________ 是个作曲家, 要用音符来传达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4、 用你最漂亮的字写一句有关于书的名言。(4分)5、 选出对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①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且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② 老斑羚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③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a、反复 拟人 排比 b、对比 比喻 排比 c、对比 拟人 反复 d、反复 比喻 反复6、 给下列一段话加上一段总结性的话。(2分)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 。7、 下面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本段话的含义是: 。8、 仿句。(4分)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9、 根据要求改错。(3分)近年来, 校初三同学为了迎接中考,在作最后的冲刺拼搏。据了解,大多数同学学习到晚上12点,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且效果却不一定好。许多老师反应,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1)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错别字。 改为(2)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病句。(直接写下正确的句子即可)二、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能力:(6分)在活动课上你一定学过《马的世界》吧,那么对于马你又了解多少呢?1、写出两个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四大名著中两匹名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4分):三、 文言文阅读(15分)(一)课内选文(9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解释加点词语(1分)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2、给下列加点儿的字注音(1分)中间 曳屋许许 声3、选择恰当的时间性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4分)(候选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①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 ②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的③表示两事相继发生的 ④表示同时发生的 ⑤表示发突然生的4、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 描写;而写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于 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的情形,烘托了口技人的 。(3分)(二)课外选文 (6分)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5、 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6、 译:谭乃高压求反。(2分)译文:7、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四、 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9分)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中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 书桌上。它先是离 较远,见 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 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 的反应。 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 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 颤动的笔尖。 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 的手指。有一次,它居然跳进 的空茶杯里,隔着透明的玻璃瞅 。它不怕 突然把杯口捂住。是的, 不会。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 ;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有一天, 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 的肩上。 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只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 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1、给下面多音字注音组词(4分)蔓 ( ) __________ 中 ( ) _________( ) ___________ ( ) _________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这条线索,文中交代了鸟儿对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3分)3、 作者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对珍珠鸟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把娇憨可爱的珍珠鸟表现在读者面前。(4分)4、 你是怎样理解小珍珠鸟开始“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而后来变得“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 ;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你最欣赏哪一处?并说明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读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用三十个字左右谈一谈(4分)(二)阅读文章后回答下列问题(15分)① 喜欢泰戈尔的诗。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泰戈尔就把 迷住了,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 纤的嫩的手指翻得稀烂。好些充满着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 少年的心弦……②《飞鸟集》破损了, a ( 希望 渴望 盼望 )再得到一本。然而,“文化革命”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 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也被人拿去投入街头烧书的熊熊烈火中……③ 还是喜欢泰戈尔。在动乱的岁月里, 默默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④有一天, 忽然 b ( 想入非非 胡思乱想 异想天开 )了:到旧书店去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结果,当然叫人失望。但, 发现,有时还会有几本“罪当火烧”的书出现在书架上,或许,这是当于店员的粗心吧。于是, 抱着几分侥幸,三天两头往旧书店跑。一个星期天的早晨, 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 的目光,久久地在一排排大红的书脊中扫动,突然, 的眼睛发亮了: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呵,竟是《飞鸟集》!⑤该不会有另一种《飞鸟集》吧? 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一看,果真有泰戈尔的名字。随即, 又紧张了,是的,这年头,得而复失的太多了。挤夺着《飞鸟集》的一片绿色,又使 想起街头那一堆堆焚书的烈火,那漫天飞扬的纸灰…… 赶紧向书架伸出手去。⑥几乎是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两只手,都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这是一只瘦小白皙的手,一只小姑娘的手。 转过脸来,正迎上两道清亮的目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在 身旁,抬起脸看着 ,白圆的脸上,一双清秀的眼睛眨巴眨巴地闪动着,象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微波起伏,平静中略带点惊讶。⑦ 愣住了,手捏着书脊,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她开了口:“你也要它吗?那就给你吧。”声音,清脆得象小鸟在唱歌。⑧ 有脑海里忽然旋起个念头,在这样的时候,她还会喜欢泰戈尔?莫非,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怎样一本书?于是, 轻轻问道“你知道,这是谁的书?”⑨“谁的书?”小姑娘抬起头来,颇有些惊奇地看着 ,秀美的眼睛睁得滚圆,转而,开心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做了个鬼脸:“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一个满脸白胡子的印度老爷爷。 喜欢他。”说罢,用手做着捋胡子的样子,又格格地笑了。如同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一颗石子,笑声,在静静的店堂里荡漾……⑩啊,还真是个熟悉泰戈尔的! 多么想和她谈谈泰戈尔,谈谈 所喜欢的那些作家,谈谈几乎已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呵!然而,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即使年轻, 还是懂得这一点。小姑娘见 呆呆地不吭声,刷地一下把《飞鸟集》从书架上抽下来,塞到 手中:“给你吧, 家里还c ( 藏着 放着 留着 )着一本呢!”没等 作出任何反应,她已经转身去了。 只看见她的背影:一件浅紫色的衬衫,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两根垂到腰间的长辫,随着她轻快的脚步摆动……(11)她走了,象一缕轻盈的风,象一阵清凉的雨,象一曲优美的歌……7、填在文中a、b、c、处最的词语是( )(2分)a、希望 想入非非 放着 b、渴望 异想天开 藏着 c、盼望 胡思乱想 留着8、依据本文的事件发展填表格(3分)9、第(10)段画线句,三个“这样”分别指什么?(3分)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10、文中第⑨段对小姑娘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集中表现了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性格。(4分)11、本文结尾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五、作文(60分)从小学到现在 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考试。既经历了许多文化知识这样有形的“考试”,也曾经历了不只一次地经过了无形的“人生考试”。 们对考试的理解要尽量宽泛一点。请以“一次难忘的考试”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一、 1、略2、归省、阴霾、毛骨悚然、羸弱3、假如、就4、略5、b6、 们做任何事都要恰倒好处。7、含义:此段以路作比喻,说明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并注重实践,才有可能实现,即“无所谓无的”。美好的希望也是经过人们的努力才能实现的。8、略9、(1)“作”改“做”或“应”改“映”(2)删掉“冲刺”或“拼搏”“而且”换成“但是”“降低了课堂效率”与“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颠倒。二、1、龙马精神 一马当先2、赤兔 的卢 白龙马等等,语言流畅即可三、1、即使 说出2、略3、1是时 2少顷 俄而 未几3既而4一时5忽 忽然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口技表演的技艺高超。5、制止(挽留) :使……停下6、薛谭于是表示知道自己错了向青谢罪并请求留下7、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四、1、略2、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胆小怕人,渐渐胆大,开始亲近 ,完全信任 。3、声音 外貌 动作 神态4、一方面写出小珍珠鸟的淘气贪玩,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它与“ ”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亲近 ,相信 了。5、略6、略7、 b8、 找书 争书 得书9、 文化大革命时期;公共场合(书店中);谈谈泰戈尔,谈谈 所喜欢得那些作家;谈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10、 语言 动作 神态 天真活泼 聪明可爱11、 排比 比喻;对小姑娘在动乱年代仍不懈追求人类优秀文化的那种纯洁、美好的心灵的赞美。五、标准同中考二:一、引号的用法A 特定称谓1.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2.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3.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B 特殊含义,运用比喻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C 特殊含义,表示强调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2.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3.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D 特殊含义1.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2.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3.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4.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放风筝》) 句中的引号,表示它不是真的大蜻蜓,而是形状像蜻蜓的风筝。E 表示引用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F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如: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革命烈士诗二首》)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一)缩句就是把那些修辞手法都去掉,要注意以下几点:1.“的”前面的通通都去掉2.“得”的后面都去掉。(如:屋子里热得象蒸笼)“得”后面的都只是修辞前面这个热的,所以缩出来的句子就是:屋子热。3.你缩出来的句子要符合以下的6个基本句式的其中一个:谁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谁干什么 什么干什么谁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4.另外还有句子中的"在哪里"和时间是要去掉的 如:在笼子里的包子熟了 缩:包子熟了5.“着、了、过 ”是万万不能去掉的,如:我在床上睡着了。意思是我已经睡了,而去掉了“了”那意思就不对了 。6.最后一点,要搞清主语,主语不一定就是谁,看看我给你的6个句式其中有“什么” 如:播映员的话音响彻会场。缩:话音响彻会场。第1点就说过了的前面的都要去掉。7.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二)练习1. 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2. 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3. 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4. 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5. 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6. 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7. 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8. 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9. 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五、 修改病句(一) 缺少成分:1.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2. 光荣的成了中国共产党。3. 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4. 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5. 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6. 盖起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7.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二) 词语搭配不当1.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2. 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3. 我们热烈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队员。4. 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5. 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6. 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7. 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8. 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9. 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10. 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是时时在我耳边回响。11. 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12. 锯是鲁班发现的。(三) 重复1. 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2. 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3. 弟弟拿着一束美丽、漂亮的花儿。4. 我才不怕这些坏蛋们呢?5. 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6. 他是咱班最爱劳动的劳动积极分子。7. 我有另外别的打算。8. 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工人、农民。(四) 词序错误1. 他从挎包里取出了一叠厚厚的人民币。2.黄继光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2. 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3. 爷爷过的一生都是俭朴生活。4. 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5. 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五) 不合事理(矛盾)1. 我的数学作业本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题计算还没算出来。2. 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陈红做的。3. 这次期末考试,我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4. 参加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小学生和机关干部。5. 老师表扬了我,我的脸顿时红了,我就像一个大苹果。6. 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小路向前进。7. 同学们的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8. 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六、重点课文复习1.《忆江南》是一首,“忆江南”是名,写景的句“,。”分别描写了、、这些景物。2.《独坐敬亭山》一诗的写作顺序是从( )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3.《望洞庭》是( )朝诗人( )写的,这首诗描写了 (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 。在诗中,作者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 ,用 比喻洞庭湖。4.《乡村四月》是 朝 写的,描写的是 季的乡村景色。写景的诗句是 , 。写人的诗句是 , 。《四时田园杂兴》是 朝 写的一首 ,描写的景物有 、 、 、 、 。5.《纪昌学射》一文飞卫让纪昌练习眼力要先练好 。纪昌按飞卫要求回家先练,再练。告诉我们。6.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 就能够治好;发展到 ,用 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 , 也还能治好;一旦,只能 ,医生再也 了。《扁鹊治病》告诉我们 。7.罗丹创作的《 》、《 》等人物雕塑,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罗丹的故事告诉我们:8.《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 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这本书又叫《 》,由 个小故事组成的。其中著名的故事还有,这本书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 ”。七、判断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3)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树上飘下来的吗? ( )(4)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 )(5)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6)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7)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9)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八、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1)虽然开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力繁花呢?(2)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3)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4)你做作业怎么这么粗心呢?九、“日积月累”归类。(背写 )一单元:写景的古诗二单元:如何做人的名言三单元:与气象有关的谚语四单元:描写战争的四字词五单元:写生命的名言六单元:描写乡下风景的诗词七单元:写人物精神意志的四字词八单元:歇后语(包括含有典故的歇后语)和趣味语文中的对联十、作者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望洞庭——唐 刘禹锡忆江南——唐白居易 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花的勇气——冯骥才 乡村四月——宋 翁卷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渔歌子——唐 张志和十一、背诵课堂本上的课后题十二、复习课堂本上的辨字组词十三、复习课堂本上四字词十四、听写词语盘点十五、背写课文十六、复习页排比句的好处页趣味语文页副词的好处页比喻句的好处页拟人句的好处十七、成语归类
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的2009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1)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古诗、名言积累1、古诗:(1)《逢入京使》是边塞诗人 写的,其中 , 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的情景。(2)孟浩然写的 ,主要表现了作者想到越中的急迫心情。其中 , 两句话把作者的这一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3)《种豆南山下》是 诗人 的作品,选自组诗 。其中描写诗人心情的句子是: , 。(4) 朝诗人王维是著名的 诗人,本学期我们学了他写的 , 其中描写自然环境清幽、寂静的诗句是: , 。(5)从古到今,一到秋天,人们就会感到寂寞凄凉,而 朝诗人 的《秋词》中 却吟出了与众不同的感受;唐朝诗人 的 《客中作》表达了诗人交友漫游的旅居生活,诗中这样写道:兰陵美酒 ,玉碗盛来 。 , 。(6)默写《听邻家吹笙》,并写出作者、朝代。 2、名言积累(1)从小到大,我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快乐地成长,请请你用一句孝敬父母的名言,来表达你对父母的感激: (2)生活是美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生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健康地生活。请你积累一句热爱生活的名言: (3)用一句本学期积累的名言告诉你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4)默写闻一多的名言:(5)我们现在正处于接受知识的黄金期,许多同学都养成了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请你积累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6)对于“成功”和“失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学期我们积累了两句与此有关的名言:(7)你认为什么是天才,能否借用一位名人的话告诉大家? ;当有同学遇到挫折时,你可以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这句名言来鼓励他。3、对子积累:(1) ,声声入耳; ,事事关心。(2)书山有路勤为径, 。(3)少壮不努力, 。(4)读书破万卷,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第五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组令人感动的文章,《父亲的谜语》向我们大家介绍了一位 的父亲;读了《看不见的爱》,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位 的盲同和 的妈妈;《我们家的男子汉》,则从 、 、 三个方面,展现了一位活灵活现的小男孩形象。其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莫过于 (国)的 (身份)爱德华.葛利格,他 ,把一份珍贵的礼物—— 献给了 (身份)达格妮,这充分表现了他 的好品质。除此以外,从《东郭先生和狼》中,我们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 2、学习了第六单元的课文,我们认识了 (国籍)的 (品质)的大仓老师;认识了 (国籍)的 (品质)的小珊迪;阅读了 我们感受到了澳大利亚人民的 和 ;学习了《真正的愤怒》我们了解了生活在我国 地区的人民饱受 ,懂得了要 。 3、学习了第七单元的课文后我们认识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国家)的 (品质)的纤夫们。我们也知道了应该学习苏武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了《笛声》后我们认识了民族音乐家 ,他也是国歌 的作曲者,我们知道到之所以会成为音乐家是因为他 。《将相和》这篇课文包括 和 两个小故事,其中 是成语。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分别是 的 和 的 。此外他们两人都已一个共同的可贵品质那就是 。4、通过第八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人的品格比 更重要,比 更宝贵,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从石油大王 年轻时 的故事中懂得了 ;从 中十二名矿工 的品格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从《中彩那天》更是感悟到 的可贵。此外, 一课则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三、把下列词语或句子的拼音补充完整,注意大小写。 (1)( )í ( )é yuán shì yí gè měi lì de dà huā yuán. 颐 和 园 是 一 个 美 丽 的 大 花 园。 (2)( )áng cháo shī rén ( )ǎ ( ) ǎo zài xiě shī shí fǎn fù tūi qiāo. 唐 朝 诗 人 贾 岛 在 写 诗 时 反 复 推 敲。 (3) ( )hǎo ( ) án bào ( )hàng( ) ǎi ( )áo ( )íng zhī 少 年 报 上 海 陶 行 知四、积累成语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四个) 含有故事的成语 (四个)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四个) 描写天气情况的成语 (四个)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四个)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四个) 由四个意思并列的字组成的成语 (四个) 阅读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件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岛上的度假村,那时我在那里担任翻译。 有一天,我在大厅里,突然看见一个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大约4岁的小女孩,受到惊吓的小孩已经哭得jīnɡ pí lì jié ( )。打听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天小孩tè bié ( )多,这个年轻的工作人员疏忽大意,在儿童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一个,将这个孩子留在了网球场。 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那个小女孩带回来。小女孩因为一个人在偏远的网球场,bù zhī suǒ cuò ( ),哭得十分伤心。// 不久,孩子的妈妈来了,看见了自己哭得很伤心的小孩。 我猜想着那个妈妈会怎么做,她也许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会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都不是! 我亲眼看见那个妈妈,蹲下来抹去女儿的泪水,轻声说:“孩子,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亲亲那个姐姐的脸颊,(安慰 告慰)她一下。” 4岁的小姑娘踮起脚尖 亲了亲蹲在她身边的工作人员的脸颊 不要害怕 已经没事了 她腼腆地说 一瞬间,晶莹的泪花(呈现 闪现)在那位工作人员的眼眶中。 我不由得感叹那位母亲教育的高明。//1、 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词语。3%2、 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2%3、 给文中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并在下面空格内正确抄写该小节。(3%+3%)4、 在篇的横线上为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1%5、 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第5节的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内容。4%6、 文章已经分成两段,根据提示简要概括两段的内容。4%(1) “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范仲淹苦读我国自古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宋代的范仲淹,就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从小就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并且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没有抱负,(即使、虽然)能吃好穿好,我看(也、但是)没有多大的意思。”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范仲淹勤奋苦读,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辛。他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一人住进一间僧房里,昼夜攻读。累了,就用凉水冲洗头脸;睡觉时,往往连外衣都不脱,免得耽误读书的时间,家里粮食不够吃,范仲淹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凉了凝成块后,用刀切成四份,早晚各吃两份,就着盐浸的野菜充饥。有个大官的儿子见范仲淹生活如此艰苦还吟诵不绝,很不理解,(只、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说:“这是个有志气、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咱们家的好饭菜送些给他吃吧!” 大官的儿子照他父亲的吩咐做了。可是,过了两天,他发现送去的东西范仲淹一点也没有动。他很惊讶,便于工作问:“我父亲听说你很勤奋苦读,很是赞赏,让我送些东西给你吃。你一点也没有动,难道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吗?”范仲淹(恳求、恳切)地说:”你们父子的深情厚意,我十分(感动、感激),只是我平时已经习惯吃粥了,并不觉得苦。现在如果突然享受这么好的饭菜,以后还能坚持得下去吗?” 后来,范仲淹甚至连一天两顿粥也吃不上了。他仍然坚持苦读,五年没有睡过一个(安安稳稳、平平安安)的觉。 由于范仲淹长期坚持刻苦学习 终于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实现了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抱负。1、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序号写在括号里A、勤奋苦读( )①跟“甜”相反 ②感觉难受 ③有耐心地,尽力地。B、吟诵不绝( )①穷、穷尽 ②断 ③极、极端的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3、给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4、用“__________”画出第二小节的中心句5、“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自己谈谈读文后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积累了哪些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及名言警句,请写下来 成语(两个):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名言警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据意写词1、形容很会说话,说起来委婉动听而生动,使人爱听。 ( )2、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如何是好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 3、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 )4、一边咂嘴,一边称赞。 ( )四 、照样子写句子。1、多可怜的小姑娘!小脸儿瘦瘦的,黄黄的,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1)多么可爱的小豆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发令枪响了,他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快地冲出起跑线。3、站在校门外等待孩子的妈妈心里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句:放眼凝望,大河像一条彩链,蜿蜒地融入翠绿苍茫的群山中。仿写:举目远眺,一轮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句意,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将句子重新组织起来,正确地写在横线上。(1)上面的石块很重,小草顽强地从下面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走出教室,熔入生活,品味生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要求写句子。(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踏着洒满落叶的小道向山顶攀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过天晴,天空和大地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说:“今天是我姐姐的生日,我想买件礼物送给她。”(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去世后,我和母亲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有钱去做生意?(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校长先生。”老师回答,“他们很聪明,我相信,他们已经全明白了。”(提示语在句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妈妈说:“我下班后到书店里给你买书。”(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话。 小明学习真刻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关心爱护着周围的每一个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分析百朵千朵丝瓜花盛夏的乡下,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满眼的丝瓜花了。那花是怎么开的?简直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天地间撒野了,草垛上伏着,院墙上爬着,树上攀着。满屋顶的花笑逐颜开,一朵一朵的小花异常兴奋地笑着。其实,单朵看丝瓜花,不美。但清纯、朴素的一张笑脸,让你忍不住喜爱。而百朵千朵的丝瓜花一齐开放,就是壮观了。看着它们,心里不能不涌起一种震撼:微弱的生命,原来也是有这样的爆发力。有首著名的写春天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我猜想诗里的花是桃花,或是梨花。若是换成丝瓜花呢?定是千朵万朵压藤低了。那些丝瓜藤,实在美妙得很,细细的,沿着什么攀援而上。它们是袅娜的,如有着纤弱的腰肢的少女,一步一步,都藏了生动,藏了语言。我在怀念丝瓜花的时候,不能不想起我老去的祖母。记忆里的每个夏天,她都会把房前屋后打扮成丝瓜花的乐园。这还不够,她还搭了丝瓜架,专门长丝瓜。她会做很好喝的丝瓜汤,她会用丝瓜做成许多菜肴,如丝瓜炒鸡蛋,丝瓜炒豆瓣。一院的丝瓜花,这朵谢了,那朵又开了,那种浓烈的美好,是记忆里永存的景象。一个人可以离去,但他(她)曾经的印迹,会因一株植物而复活。1、圈出带点字的正确的读音。盛夏(shèng chéng) 乐园(yuè lè) 专门长丝瓜(cháng zhǎng)2、写出句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1)满屋顶的花笑逐颜开,一朵一朵的小花异常兴奋地笑着。( )(2)我在怀念丝瓜花的时候,不能不想起我老去的祖母。 ( )3、按要求改写句子。(1)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看着它们,心里不能不涌起一种震撼。 (2)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单朵看丝瓜花并不美。百朵千朵的丝瓜花一齐开放,就很壮观了。 4、根据内容填空。(1)第2节中,作者用“简直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天地间撒野了”生动地描写出丝瓜花__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这节中的 、 、 这几个词具体写出了它们是怎样“在天地间撒野”的。2%%(2)作者把丝瓜藤比作 。1%(3) 最后一节中的“记忆里永存的景象”具体指的是 (两点) 5、回答问题。读了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中有关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填写声母。 1( )ū( )ōu 2( )ōng ( )úo 苏 州 中 国3( )áo ( )é ( )ōng 4( )īn ( )ín ( )ǎn ( )ào毛 泽 东 新 民 晚 报二、将成语补充完整,再把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没精打( ) 欣欣向( ) 垂头( )气 舍( )为人 高瞻远( ) ( )精会神 前( )后仰 神机( )算 三、改变句式。 1、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今天我去镇里开会,中午不回来,别等我吃饭。”(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窗外的一根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碗鱼汤没加作料。我们觉得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用关联词合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修改下面一段话。(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我们看了电影“白求恩”受到很大教育。电影里有这么一个片段:白求恩大夫在最后一刻的生命,还从床上座起来。他抬起头,舞动右臂,喊出最后一句话:“努力吧,为了革命的须要!”白求恩即使离我们而去,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六、填上合适的比喻成份。1、雨下得真大,雨点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气闷热得好像、那飞舞的落叶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改写句子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3、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儿是鸟的天堂。 4、虫子那么小,跳蚤在它的身边,必定成了大象。 阅读:(一)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边远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很有钱,一个却很穷。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朝佛,你说行不行?”南海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普陀山,在东海的一个小岛上。古代交通不便,从四川到那儿去,要经过千山万水,的确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富和尚就问他:“你凭什么条件到那儿去呢?”穷和尚说:“我有一个水瓶,一个钵(bō),这就足够了。”富和尚冷笑一声说:“我多年来想船到南海去朝佛,也不能如愿,你凭一瓶一钵,能到得了南海吗?你也太自不量力了!”穷和尚没有理他,带着他的水瓶和饭钵上路了。一年以后,穷和尚从南海回到四川。他去看了富和尚,告诉他南海朝佛的一路见闻,富和尚听了,觉得非常惭愧。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注释:为:做)1、给“朝佛”的“朝”选一个正确读音,用“√”表示。(chao zhao )“佛”选一个正确读音,用“√”表示。(fú fó)2、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3、缩句:南海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普陀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自不量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富和尚嘲笑穷和尚“自不量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文章加题目
年纪大的人可以在养济院里面终老。80多岁的老人每个月还能领到米。那时候尊老爱老的风气也比较的浓厚。
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
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皇帝朱厚熜(陈宝国饰)练道修玄二十载,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
当时的中国经济发达,市井文化也算繁荣,但社会各阶层矛盾突出,国家大面积实施的土地兼并使千百万农民一夜之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严嵩的专权引起了地方各级官员的不满,“倒严”之声甚嚣尘上,从上至下、从里到外,从朝廷到地方官府,到处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血雨腥风。忠臣良将与乱臣贼子纷纷登上了当时的历史舞台....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是由张黎执导,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该剧于2007年1月8日在湖南卫视首播,2017年2月13日于优酷视频网络独播。
扩展资料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以明朝嘉靖45年间为历史背景,用浓墨重彩的笔墨刻画了嘉靖、海瑞、严嵩等一批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形象。该剧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与矛盾——贫富对立以及清官与贪官的传统议题,直逼现今社会,引发了人们对现今社会矛盾进行的深度思考。
尤其是剧集塑造的嘉靖和海瑞,一个一个是权力顶端的嘉靖,至阴至柔之君;一个是权力底部的是海瑞,至阳至刚之臣。两人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相克相生,每一次发力都会搅动大明政局;每一次对决都能惊天动地。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以新锐而独到的视角、鞭辟入里的时代精神,向观众朋友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灵魂和情感的冲击。
尤为可贵的是,学界权威们对于《大明王朝·1566》给予了一致高度的评价。思想理论界、文化理论界和历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大明王朝·1566》用当代先进的科学历史观,并运用了当代艺术审美手段,对历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动的解读。
该剧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并不仅仅满足于表现那些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故事,而是在这些故事里面展示了命运的逻辑。将我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大明王朝》是陈宝国主演的一部历史大作,但是却被传出禁播的消息,当年芒果台买断了版权,但是播出后收视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大明王朝播出的时候,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很多年前的作品,作为一部政治大作,很多观众都非常好奇,为什么这部剧会被禁播这么多年才会放出来呢?
网上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涉及到政治问题,大明王朝映射政治才被禁播,但是事实是真的这样吗?其实,大明王朝的禁播还有其他原因,大明王朝之所以看上去被禁播,只不过是因为收视率不好而被尘封起来而已,并没有被完全禁播,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顺利播完,这部剧都在2007年的时候便被湖南卫视买断。
在那个时候流行着帅哥美女的偶像剧,而这种政治剧并不讨好,所以便被尘封起来,也因为如此大明王朝在播了十多天之后看到如此效果的芒果台便决定撤掉该节目的档期,换成了一部偶像剧,所以大明王朝这么优秀的一部政治剧就陨落了。
而近些年来,当人们看腻了韩剧和小鲜肉的时候,这种有思想有内涵的电视剧,重新开始被大家所重视。而更巧合的是湖南台买断的大明王朝的版权也在这个时候已经过期,所以其他平台也可以顺利播放,而大明王朝则已在优酷视频中重新上线,那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他已经被禁播了呢?
其实就是因为湖南卫视买断五年版权而因为收视率问题不到一半就不播了,而其他的平台也想播这个电视剧,但是因为没有版权,无法播放,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认为大明王朝是因为映射政治被禁播实际上,根本无罪,何罪之有?值得庆幸的是大明王朝这部优秀的历史剧,还是重新见天日了,重新被大家看到了,在这里也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类似的优秀好剧。
谢邀。
谢邀。
大明王朝1566有一个副标题:嘉靖与海瑞(顺便提一下1566年是嘉靖皇帝离世的一年)。所以全剧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嘉靖,一个海瑞,全剧围绕这两个人来展开故事。具体的故事包括:浙江改稻为桑等。
嘉靖帝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可以称得上一代仁君,不过二十年不上朝,任用奸佞,妄杀忠良,宠好道教,信任方士。
海瑞清廉刚正,且有勇有谋,忠于君父,体恤百姓。以一篇直言天下第一疏与嘉靖“开战”。
围绕这二人的故事还涉及了其它一大批人,也刻画得有血有肉,正面的如胡宗宪、徐阶,反面的如严嵩父子,复杂人物如杨金水、沈一石等。个人最喜欢的是胡宗宪。
喜欢看《大明王朝1566》的人,对于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深入人心,每一场戏都令我们印象深刻。
这部历史剧更新了我对国产电视剧的认知,里面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必多说,到位。历史细节的描述不说完全符合史实,但稍加改动也无伤大雅。对于剧情来说,远非当今电视剧可以比拟。之前我并没有看过这部片子,但当我看到后,连续三天三夜将其看完,是真停不下来。
浩然正气不通官场的大明第一清官海瑞,追求平衡,自诩汉文光武却被奸臣蒙蔽,小人操弄的道士皇帝嘉靖,老奸巨滑谋国谋身的严嵩,能持能忍的徐阶,衷心为主明哲保身的吕芳,为官而入歧途却依旧不失大义的胡宗宪,贪图仕途却仍存理学士子之心的赵贞吉,胆小怕事却心存中兴大明的朱载垕,脾气暴躁的高拱,聪明绝顶,满怀济世只学的张居正,还有剧中的无数演员对于剧中人物的刻画都极其到位,就是朱翊汮一个孩子的演技都可以说是把皇家的威严与一个孩童的天真无邪融合的合情合理,毫无漏洞。
可以说,这是一部值得我们深思当下现状,又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历史正剧。
明朝设立了养济院,会收养收养老人,进入养济院的老人每月可以领取米,布和银子,对于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朝廷还要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可见在明朝的时候赡养老人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
朱明王朝建立统治后,社会经济凋残,阶级矛盾尖锐。明王朝统治者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在吸取元朝亡国的历史教训中,形成了具有封建社会后期时代特点的“明刑弼教” 和“重典治国”及“明礼导民”原则相结合的立法指导思想。作为封建后期政治家及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继承者的朱元璋在重视“重典治国”的极端重要性的同时,也深知礼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及在灾荒或春生之际,对犯人应赦免,行刑应缓决等在“明礼导民”立法思想指导下在有明一代法制建设中得到进一步运用和体现。建国之初,朱元璋就明确表示“礼法,国之纪纲。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先务。” ⑴治国重礼、礼法结合是朱元璋一以贯之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初统治者均礼法两手并用:“盖太祖…猛烈之诏,宽仁之治,相辅而行,未尝偏废。建文继体守文,专欲以仁义化民。” ⑵明初“重典治吏”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官僚体系的混乱”使得“案牍积压”、“冤狱号号”,“明礼导民”立法指导思想又使得明初统治者十分注意加强司法审判和监督机制,以维持统治阶级所必需的法制秩序。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三法司于太平门外钟山之阴,命之曰‘贯城’”。他下敕说:“贯索七星如贯珠,环而成象名‘天牢’,中虚则刑平……”。⑶“法天道置法司”的目的,就是要诸法司像“天道”一样虚而平,省刑薄罚,执法勿倾斜。明代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三法司等中央司法机关的的职责设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明初宰相制度废除后,刑部地位提高成为中央主审机关、大理寺由唐宋时期的主审机关变为慎刑机关,掌驳正,审谳平反、都察院职掌纠察。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三法司职权的分工和制约的特点,同时也表明明统治者对司法审判和监督机制的重视,对案狱审理的慎重和对刑罚处置的缓决,同时也是明统治者“慎刑”思想的体现。
明代的三司会审是在唐代的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 在唐代时,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首脑(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 唐以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某些案件的审判。 到了明代时会审制度进一步规范化,除在三司推事基础上完善的三司会审(由都察院替代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外,还有九卿圆审,亦称“九卿会审”,即由九个部门的长官(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使,吏、户、礼、工、兵五部尚书)参加的会审制度,还有热审(暑天来临前为疏通监狱而实行的审判制度)、大审(即由皇帝委派司礼太监一人会同三法司长官于大理寺审录囚犯的制度)等会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