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tyjimmyy ”的回答真是专家级别,直接说清楚了“为什么”社区工作者不可能变成事业编制最本质的根源~非常精彩啊!!!楼主,确实社区工作者现在,将来都不会是“事业编制”的,绝对不会的,劝你就死了这条心。女社工可以靠老公养,不过如果你是男人,不推荐做这行,北京,南京才1000多,如果将来想找老婆么·····就不羞辱你了除了“kittyjimmyy ”的专业回答,我再列举几个政策事实,会让你更加清醒--社区工作者一定不会演变成“事业编制”:请看政策铁证:一、北京:市社工委主任万军和副主任--对“1+4”文件进祥细解答,万军主任及一位副主任都表示:社区工作者决不会被列入“事业编制”系列。至于定什么身份日前还不会定,他本人倾向NGO(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二、广东:事业单位发展专职社工的做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其思想认识根源仍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办企业、办事业单位,包办社会一切事务的惯性思维。源自:富有实践工作经验的资深官员—广东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先胜同志的署名文章;《社区》2009年第13期,42-44页,三、上海:对待原事业编制社工的“处理办法”:原事业编制的社工,其岗位合同终止后,可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也可转移到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中去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或采取卖断工龄的办法,办理辞职手续,自找出路。对新聘用的社工,一律不再办理事业编制录用手续。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方网站铁证如山,你就快点醒过来吧!!!!不要再意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