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宏章,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兖州。祖父殷谦在清朝道光年间考中举人、进士,曾在广西、河北任“知府”、“知县”。父殷有济为前清举人,曾在山东几个地方任过县长,擅长书法。生有子女9人,殷宏章是长子。读书是殷家的传统,殷宏章从小就受熏陶。8岁时入天津直指庵小学,1922年考入南开中学,正值中学改为6年制,因考试成绩优秀,被直接编入初二年级,读了1年,改在家中与弟妹一起聘请老师受教。1年后,即1924年,考取了天津南开大学预科。他用不到3年的时间学完了6年的中学课程。1925年,他入南开大学理科,先攻数学、化学,后对植物学发生兴趣,于1929年在生物系毕业,得学士学位,被留校任助教。任教期间除照顾学生普通生物学实验外,经常翻阅图书期刊,了解近代生物学进展及生命科学哲学问题,常去清华大学研究院参加学术讨论。1933年在北平清华大学当研究生,以后回到南开大学任讲师。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随Went教授选题研究。Went是荷兰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者,殷宏章用两年时间取得了博士学位,其后在该校生物物理研究室和生物遗传研究室做些光合作用和遗传方面的研究。完成博士工作后,清华大学留学公费时限尚有一年多,他利用这段时间,在美国浏览了20几个州,参观了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此时加州理工学院邀请他留下工作,但国内抗日战争已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内迁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他无心留下,1938年赶回昆明,受聘出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植物生理学课程。同时又在汤佩松创设的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生理学组兼任研究员,开展一些生长素应用、生化合成、植物生长测定等工作。1944年他被约为第一批“交换教授”到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年,开展磷酸化酶的研究。1945年回国。1946年学校从昆明迁回北平,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继续做些淀粉形成方面的工作。1948年应罗宗洛教授之约,赴台湾大学讲课几个月。同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当时国民党统治腐败不堪,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殷宏章夫妇及子女5人一家生活甚是艰难,为了摆脱困境,应英国J.李约瑟博士的邀请,于1948年12 月赴印度新德里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亚科学合作馆科学官员,协助该地区国家开展科研工作及合作交流事务,工作了3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殷宏章深为兴奋。这期间他一直密切注视着国内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常与中国驻印使馆康茅召联系,谈及国内建设情况。与此同时,他接到北京大学聘书及罗宗洛教授的来信,邀请他回国工作。1951年秋,他携家眷回国休假,经香港、广州、上海到北京,目睹国家新生,人民工作、生活愉快,社会安定,与出国前迥然不同,恍如隔世,更感到国家发展科技需要人才,便向联合国辞职,不再去印度,留下为祖国服务。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所研究员,同时协助罗宗洛教授进行植物生理研究室的建设工作。1953年植物生理室从实验生物所划出单独成立研究所,他出任副所长,1978年到1983年任所长,1983年3月后任名誉所长。在回国后的长时间里,他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和研究所的学术领导及业务管理。他曾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二、三届理事长;《植物生理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主编;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