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技巧,以及符合社工价值观的待人态度。社会不断改变,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社会越进步,对生活素质的要求越高,对专业服务的要求也自然提高,要在社工专业上建立一番事业也不容易。过去你曾遇上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生理、心理和环境方面。如今你将有必要掌握全新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因为大学跟中学不同,要求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不是纯学术科目,更是讲求运用自身(self)、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评估学术科目的水平有好几种方式,各有相称的学习方法。考多项选择题和短题目所需要的技巧是记忆、分析、分配时间、个人努力;考长题目须加上宏观及微观分析、创意、组织,和批判地接受讲师的观点;协作计划还须加上团队工作技巧。但是社会工作的面谈却要求社交技巧、面谈技巧;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所需技巧更多,不可能在此全部列举。但我想谈谈提升技巧运用能力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过程大概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不知不能;知而不能;自觉能做;炉火纯青。你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看示范、听讲解、看光碟等方法直接获得有关技巧的知识,从不知而知,知道要做什么(what)和做的步骤(how)。但这是吸收知识(learning by absorbing)的方法,不能保证你可以在一个类似或全新的处境中运用该技巧,这就是知而不能。要从第二阶段提升至第三阶段,要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对于社工学生来说,在正式实习前的课堂上与同学们操练技巧、反复练习、纠正错误,是必要的方法。因为学生不能在未达到自觉能做的阶段及随便用该技巧于服务对象身上,因为这样做不但违反社工专业守则,也有可能伤害服务对象。在导师的指导下与同学们操练,可以令自己完成第二阶段。要经历第三阶段,首先要靠实习(practicum),因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都不一样,面对的处境也不同。实习是在真实的处境中,尝试与自己不太认识的服务对象一起解决问题,对社工学生来说,是最具挑战性和最高难度的实际操作,因为学生要在具体处境中(如带领小组、个案面谈、动员社区),配合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如分析小组的发展、处境、评估小组成效等),才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及其身处的环境,对症下药,适当地运用各种技巧。两三次实习表现均良好,你大概进入第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