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大小取决于自身的学习能力,所以说实质上的难度系数,因人而异。 就日语学习而言,下面有几点分析:1、1)文字:汉字(1,主要为+、小部分-),假名(0,-)对我们来说,汉字的技能点是已经点亮的。2010年日本公布的新常用汉字表共收录2136字。汉字具有音、形、意三位一体的特点。首先,“形”可以理解成结构、笔划,常用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和我们的简体字、繁体字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汉字既包括汉语汉字的异体字(如“満”)、也包括日本造的汉字(如“凧”)。其次、“意”是意思、含义。日本常用汉字的含义有不少和汉语的汉字含义是相同或相近的,有一部分汉语的汉字差别较大。最后,日语常用汉字的“音”可以分为音读和训读。音读是我们学习汉字词的好帮手。除汉字外,日语的主要文字还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是由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片假名源于汉字楷书。假名只有“形”和“音”,没有具体含义。假名写法不难,但是由于缺乏“意”,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会觉得“形”和“音”难以对应;尤其是片假名大多取自偏旁部首,这对汉语母语者来说是“不完整的”。再加上片假名使用没有平假名多,所以不少日语学习者对片假名很陌生、怎么都记不住,甚至看到片假名就头疼。所以假名(0,-)。2)发音:发音(1,一半为+、一半为-)日语发音体系相对简单:五十音图+浊音、半浊音+拗音+促音+拨音+长音,而且几乎所有的发音在汉语中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发音。所以发音的技能点我们是有的。但是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学发音也不完全是易事。比如单词的音调和汉语的声调具有不同的发音特点;比如促音和我国某些方言的一些发音接近,但是在普通话里是没有相近发音的。所以发音的迁移方面一半+、一半-。3)单词:汉语词(1,主要+),和语词(0,-)汉语词指从中国传到日本的词汇,这些词大多在音、形、意上都和汉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部分词不难,但是要注意这些词汇的具体使用场景是否和汉语有出入。和语词是日本土生土长的词汇。虽然一部分词使用汉字在意思上比较好理解,但是读音上需要下一些功夫。而没有汉字对应的词汇对我们来说真的无所依托,只能背、固定搭配、套用场景等去记住。4)语法:语法(0,-)汉语和日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日语,主要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语法意义主要由加在词根的词缀来表示的。所以会出现“助词??干啥用的”“助动词又是啥??”“动词干嘛要变形,为啥变形那么多”等等各种一脸蒙圈的情况。这些概念和语法意义对我们是很陌生的。所以,日语语法是真的难。2、不能否定天赋因素(或者叫资质)是会影响语言学习的。天赋因素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IQ、比如模仿能力、比如唇舌的灵活使用、再比如对声音的敏感程度等等。其中除了IQ之外,大多数因素都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母语能力的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我国某些地区l、n不分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些地区的人对l、n不敏感,唇舌也不能完全按照正确的发音去调整等。在语言学习中,模仿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学习外语时最基本的就是模仿。从语音、语调、语气,到单词、语法的记忆和使用,其实都要运用模仿能力。另外,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相通之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语文成绩也不错。所以某些大学的外国语学院在招生时会先看学生的语文、英语成绩,进行排序和筛选;入学后,还会安排他们说汉语和英语、模仿某些外语片段(尤其是模仿将要学习的语言)、甚至让他们唱首歌。然后帮助资质实在是木得办法的学生换一个专业等等。3、学习方法千千万,但是要注意方法只是影响学习效率,是在付出时间和努力的前提下的乘法,不是不花费时间的。端正态度、坚持每天学习、养成好习惯,一定会让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