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读《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可以发现,今年数学学科高考变化的地方在于试卷结构。全卷包括Ⅰ卷和Ⅱ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试卷采用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选择题的数量由往年的10个改为8个,每题分值还是5分,共计40分;填空题的数量还是6个,每题分值由往年的4分变为5分,共计30分;解答题的数量还是6个,前4小题每题分值由往年的12分变为13分,后两个小题的分值还是14分,共计30分,全卷合计150分。简单说就是今年高考数学试卷比往年少了两道选择题,多出来的10分,6个填空题每个加1分,前4个解答题每个加1分。那么这种试卷结构的改变会对试卷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先看选择题,从往年的统计数据来看10个选择题中,简单题、中等题和难题的比例一般是6:3:1,整体得分率应该在左右,今年改为8个选择题,预计简单题、中等题和难题的比例是5:2:1,整体得分率保持不变。再看填空题,往年6个填空题中,简单题、中等题和难题的比例一般是3:2:1,整体得分率应该在至之间,由此可见加在填空题上的6分有5分是加在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上。最后再看解答题,解答题的前三个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三角函数、概率和立体几何题,这三个题的难度系数都在以上,属简单题,第四题考查的一般是解析几何或导数等内容难度系数一般在以上,属中等难度题。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分配到填空题和解答题的10分中,有6分加在简单题上,3分加在中等难度题上,1分加在难题上。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该怎样应对这种变化呢?给同学们以下几条建议:⒈强化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落实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分配到填空题和解答题的10分中有9分加在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上,这些分数都是用来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双基的落实。⒉重点知识重点复习,高考热点高度重视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代数着重考查函数学、数列、不等式、三角等主要内容;立体几何着重考查线面关系、空间角、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理科着重坐标方法(即向量)的应用;解析几何着重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向量、概率、统计、导数等新增加内容的考查,既保持了较高的比例,也达到了必要的深度。这些主干知识己成为高考命题的主体。根据往年高考数学命题的特点,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虽然不刻意追求知识点的百分比,但对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即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由此可以预见,2011年高考数学命题仍会强化主干知识,突出新增内容。⒊抓本靠纲,把握方向(1)重视《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以2011年为准)的学习,这两本书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回答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2)重视课本的示范作用。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但绝不能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的作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教材中还蕴涵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以《数列》为例,其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用到了“倒序相加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用到了“错位相减法”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⒋注重应试技巧的训练虽然我们不能做考试的奴隶,但适当的考试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的复习考试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⑴容易题争取不丢分——规范表述少跳步;⑵中等题争取少丢分——得分点处写清楚;⑶较难题争取多拿分——知道一点写一点;⑷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⑸正确处理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⑹学会分配考试时间。河西教育中心张光Tags:高考辅导2011天津高考说明解读
语文:历年高考语文题详解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免费最新模拟试题167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166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08级文科语文试题人教版 165 2008高考模拟试题(二)(宁夏海南卷) 164 2007年广东省揭东蓝田中学毕业班第四次阶段测试语文 163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二) 162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一) 161 2008届南通市四县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160 云南省昆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59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卷 158 重庆市高2008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 157 2008年青岛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156 湖北楚星教研所2008届高三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155 江苏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154 湖南省长沙一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 153 200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2 200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1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150 2008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149 常州市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148 普宁二中07-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147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6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145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4 洛阳市07—08学年高三统一考试试卷 143 芜湖一中200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142 苍山县2007年高三教学重量检测题 141 四川成都七中2008级高三适应性考试 140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139 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五 138 绍兴高级中学07-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137 厦门双十中学08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136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135 2008年郑州市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分析 134 长沙一中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133 湖南省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132 四川省广元中学高2008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131 广东省重点中学2008年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 130 惠州市200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题 129 江苏省兴化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128 江苏南阳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127 潮州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 126 河南省郑州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25 广州市08届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24 2008年高考模拟试卷 123 江苏海安07-08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题 122 长宁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终抽测试卷 121 徐汇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能力诊断卷 120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9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8 2008年3月泰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117 2008年南通市四县高三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116 2008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试卷 115 湖南省2008届高三 十二校联考 第一次考试 114 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113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题 112 泰州市07~08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111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 110 安徽省六安市河口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109 阳江市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108 福建三明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题 107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08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106 广东六校08年高三模拟考试题 105 湖南长沙三中2008年1月高三月考试题 104 广东珠海斗门区07-0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卷 103 黑龙江西北地区普通高中200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102 广州市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01 2008广州调研模拟(广州四中) 100 2008广州调研模拟(白云中学) 99 宝山区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98 四川成都一中07-08学年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97 广东珠海市2008届高三质量检测第二次联考 96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95 安徽省庐江乐桥中学07-08学年高三1月月考 94 河南许昌07-08学年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语文) 93 青岛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92 潮州侨中2008届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91 湖北省武昌区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90 广东2008届高三月考试卷 89 嘉定区2008届高三语文测试卷 88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卷 87 2008年黑龙江省高三质量检查 86 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题 85 北京市朝阳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84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83 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82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语文试题 81 安徽合肥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考试 80 陕西省宝鸡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月考(四) 79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8 衡阳市八中200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77 鄂州市07—0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76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75 辽宁省沈阳二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 74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3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72 江西南昌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四校联考试题 71 海淀区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 70 江苏省南京市2008年1月高三质量调研 69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题答案 68 山东省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7 济宁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6 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2008年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 65 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64 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3 广东省潮州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62 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苏教版) 61 江苏省如皋江安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60 2008年平顶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59 广东省中山市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58 北京市东城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57 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复习质量检测 56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55 北京丰台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54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53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08界高三阶段测试题 52 哈尔滨三中07—08学年高三年级月考试题 51 东北三校08届实验班与复习班第一次摸底考试题 50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 4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48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试题 47 07—08学年度河南省五市统考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46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0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45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44 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43 2008年无锡市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42 07—08学年湖北省补习学校联考试题 41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 40 2007年9月徐州市第一次摸底试题 39 2008届四川石室中学零诊模拟检测题 38 长郡中学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37 2008高考语文模试卷 36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35 广东省惠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卷 34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 33 重庆南开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2008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2 全国大联考(湖北专用)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31 山东省潍坊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30 湖北黄冈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试题 29 华南师大附中07-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二) 28 四川绵阳08届高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27 河南许昌08届高三第一学期四校联考试题 26 新洲三中高三新起点语文综合测试 25 河南开封市2008届高三学生统一检测题 24 2007—2008学年广东三校高三联考试题 23 青岛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 22 2008届高三联考试题 21 2008年开原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19 2008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18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17 湖北省八校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6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5 (金太阳)2008年高考语文第四次大联考试卷及解析 14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13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12 北京四中2007—2008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验 11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10 辽宁东北育才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8 2007湖北省黄冈、荆州、宜昌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 7 吉林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6 湖南长沙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5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 4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3 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 2 河南省郑州市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 北京市海淀区2008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历年高考语文题1 2007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2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3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4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 5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6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7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8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9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语文卷评分细则及答案详解 10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11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12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13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14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15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16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 17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18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19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20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21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2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23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24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25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26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27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28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 29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 30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31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32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 33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34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35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36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37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38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39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40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41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42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43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44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45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46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 47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48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49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50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51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52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53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 54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 55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 56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 57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58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59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60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61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62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63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64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65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66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67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全国卷)详解 68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69 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70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试卷逐题详解
辽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点评答案解析 在辽宁省人代会分组审议期间,辽宁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辽宁省研究制定了《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从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对于辽宁省高考考生及家长来说,最担心的就是高考录取新政策会不会影响志愿填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知名高考升学指导专家李金鹤。 投档次数减少志愿填报难度增加 李金鹤表示,目前辽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具体措施还没有明确。到底对考生报考有多大影响,还要等细则出台。但就目前来说,新政最直接的影响是考生批次投档次数减少,志愿填报难度增加。“平行院校志愿填报意味着考生每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当被高校退档后,本批次就不能被再次投档。”李金鹤指出,虽然各个批次志愿结构目前还没有明确,但继续实行平行志愿这个模式应该不会改变。因此,合并批次后,即使考生在一本批次、二本批次可报的院校数有所增加,考生在该批次也只能享受到一次投档的机会。相应的,志愿填报的难度就增加了。这也就需要考生更加科学、准确地定位自己的目标高校。 取消A、B段对一批本科控制分数线影响不大 高招新政会对辽宁高考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带来哪些影响?李金鹤说:“控制分数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各批次招生计划的增减、划线比例的高低以及高考试卷的难度。” 李金鹤解释说:“辽宁省高考文史类共有5043个计划,其中包括提前本科、一本A段、一本B段。因此,如果一批本科计划数没有太大变化,划线比例不做大的调整,取消A、B段应该不会对一批本科控制分数线造成影响。” 对于二批本科录取来说,由于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控制分数线必将比往年二本线有所下降。李金鹤预测,辽宁高考二本线将高于往年三本线,和往年二本线相比预计下降40至50分。 同时,由于二本和三本合并,让一些分数在二本线徘徊的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原来可能只能读三本民办院校,现在也有机会读公办本科院校了。李金鹤预计,辽宁高考二批本科首轮录取,更多考生可能会选择报考公立本科院校,这将导致二本征集志愿剩余计划较增多。热门院校、特色专业分数线可能上升 “对于高校来说,一本取消A、B段,三本合并为二本,给了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更多的机会。”李金鹤举例说:“一本A段 东北大学 秦皇岛分校在辽录取最低分为573;一本B段天津财经大学在辽录取最低分为571分。取消A、B段以后,放在一起去比较,很多想报考财经类专业的文史类考生,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原来在B段招生的天津财经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等财经专业类院校。再如大连外国语大学,在一本B段院校中属于中分段院校。但,和原一本A段招生的理工类院校相比,想报考外语类专业的考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大连外国语大学。因此,,原一本B段院校中,一些热门院校、特色专业在辽宁录取分数可能有所上升。 李金鹤表示,淡化批次招生,更有利于促进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引导高校办出特色,从“大而全”像“小而精”转变。此外,批次合并后将促进不同特色的高校公平竞争。原来的三本院校将不再贴三本标签,与二本院校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对于部分有特色的原二本院校,也可以创造新的发展格局。 未来将取消批次按专业大类录取 上海和浙江这两个率先试点高考改革的省市,将分别从和2017年全面取消批次录取。 李金鹤表示,此次辽宁高考录取改革是一个过渡性的调整,是为进一步改革做好铺垫。未来的改革方向是高校录取将全面取消批次,学术型和应用型高校将区分开,考生将按专业进行报考,高校将按照专业大类进行招生。“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高考志愿设置形式都是院校志愿优先,即每个批次填报5至7所院校,每所院校填报多个专业。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后,未来高考将实行专业志愿优先,考生先填报专业志愿,每个专业志愿后再填报院校志愿。”这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而不是单纯地跟着学校“名气”,跟着分数选大学
很多的啊,百度就可以找到的啊,根据自己省市的情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