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7年小学入学政策:
郑州市区小学入学仍然坚持义务教育“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及“平等受教育”的原则。
适龄儿童的实际住址认定,坚持适龄儿童随父母生活的原则,坚持以适龄儿童随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为准的原则,坚持户籍与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一致的原则。父母不在郑州市生活的随监护人。
需注意的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经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扩展资料:
●义务教育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原则
今年,郑州市区小学入学仍然坚持义务教育“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及“平等受教育”的原则。
适龄儿童的实际住址认定,坚持适龄儿童随父母生活的原则,坚持以适龄儿童随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为准的原则,坚持户籍与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一致的原则。父母不在郑州市生活的随监护人。
需注意的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经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保证6岁4个月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今年,郑州市要求市内各区结合各自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小学入学政策,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教育资源最大承载量等情况研究确定各小学的入学年龄,并将招生意见报郑州市教育局备案。
目前,根据各区上报的招生意见来看,郑州市内各区均保证6周岁4个月适龄儿童入学。其中,航空港区保障6周岁儿童全部入学。
今年,郑州市要求各类小学严格控制班额,原则上每班不超过45人。特殊地段,因生源较多,确需突破规定班额的,必须报区教育局(教体局)批准。
●小学招生,这些杠杠不能碰
按照要求,郑州市小学招生,一律不准接收择校生,不准以考试或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不准擅自提前招生,不准利用招生违规收费,不准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生。不得拒收已经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得收取借读费。
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小学不得以特长生或实验班的名义招收学生。各小学一律不准办学前班。
民办小学依法按计划招生;不得随意扩大招生范围和招生规模;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文化课考试;招生广告必须实事求是,符合有关教育法规和招生政策。
[温馨提示]
1.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报名须持“五证”,分别为: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父母身份证,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河南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报名须持“七证”,分别为: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河南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
参考资料来源于:2017年郑州市小学入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