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考试成绩出来了,很多同学成绩蹭蹭下滑,甚至有部分同学,一些科目只考了个位数。虽说,对于我们学校这也的生源,成绩这个样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作为班主任,我还是想抓住这个契机,帮助学生改善一下认知。不说希望全部的同学都能通过这次考试吸取教训,至少希望部分有心的,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能把这次考试作为一个新的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追求改善。 为此,我就期初考试,开了一次班会《期初考试反思与总结》。 首先,以期初考试的成绩谈起,表扬一部分同——进步的同学;提醒一部分同学——成绩退步明显。 其次,提问:为什么我们的成绩会是这样?让同学思考——分享? 再次,在黑板上板书:行为——结果,关系式。让同学思考回答,行为和结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接着,让同学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客观地描述自己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是怎样的状态?两个月的网课是怎么上的?怎样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的? 在这个环节,我告诉学生,他们只是具体描述,不说空话,套话,这不是反思,更不是检讨,就是陈述事实。 等待孩子们描述完事实之后,让他们用红笔把自己的行为归类,找出不合适的,找出做得很好的,找到影响自己成绩的因素。 几组呈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此,我深信不疑,于我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走过很多弯路,但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并没有达到我希望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倍功半。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来开班会,其实,也就是寄希望于学生自己,希望孩子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分析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此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振动,从而萌生出改变自己的想法,进而通过行动改变自己。毕竟,学生才是自己成长的主体和决定人,班主任,也就是一个助跑者或者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