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只有内因对自身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其次掌握较多的法律知识可以降低自身触犯法律的机会和别人利用法律的不健全伤害自己的几率。领导干部要增强法治意识:
一要尊崇、敬畏宪法法律与党章党规党纪,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依法用权等法治观念,成为遵法的模范。
第二,要把学习作为基础环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宪法法律和党章等党内法规制度,做到努力学习、终身学习;既要熟悉、掌握具体法律制度规定,又要深刻领会其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三,要把教育作为常规手段。要加强法治教育培训,依托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等按层级、分批次开展专题法治教育培训,有效提升法治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同时,要把监管作为重要保障。对那些法治意识不强、法治素养欠缺的领导干部要加强监督,敢于动真碰硬,及时诫勉谈话、严肃问责。
扩展资料:
法治建设考核制度是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批标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法治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考核对象。
将法治考核指标细分为共性指标、专业化指标、社会评价指标等三项指标,将法治建设考核制度落实落细落小,充分发挥法治建设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特别注重定量考核。共性指标应以定性为主,专业化指标应以定量为主,社会评价应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主。
既要避免一味以定性分析为主,考核结果过于主观、缺乏说服力和公信度的弊端;也要避免盲目追求一概量化,导致法治考核工作被数字所束缚的机械化与复杂化倾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增强依法执政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