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大二的时候,过完春节回学校。 我通常是从郑州中途上车坐K242到厦门。直达车仅此一趟,别无他家。 但十几年前的中国,因为地处台海前线,且八闽大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形,鹰厦铁路还是单线(直到2011年鹰厦左线才投入使用),高铁还不见影,铁路也未大范围提速。 K242在福建境内都要开18个小时以上,从郑州到厦门全程超过30小时,直接导致春运期间从内地去沿海的火车票极其抢手。 虽然第一时间在郑州火车站排队但也只是买到一张郑州到厦门的中转联票,第一程是北京开往汉口的特快,下午出发,晚上7点多到。 在享受了一段北京铁路局管辖的干净舒适快捷后,从汉口站下车就立即冲到售票厅中转签证窗口排队。 在满怀希望中递上自己的全程票和第一程车票,被售票员阿姨冷冰冰地告知:我买的车票只能坐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汉口到鹰潭的火车,要继续中转换乘之旅。试图挣扎一下多问几句以期换到一张更好的中转之时,就被售票员阿姨大喊“下一个”。 年少时在武汉举目无亲,为了省钱去了旁边的网吧准备对付一夜等待第二天的火车。到晚上9点左右的时候突然运气爆棚,在网上查到一趟晚10点左右始发终到厦门的临客,离开车不到1小时。 立即下线关机出网吧直奔候车厅碰运气。候车厅是临时搭建的帐篷,管理不严,检票也很宽松,但在上车前的车厢门口遇到了麻烦。 负责查票的小姐姐很认真,坚决以票车不符不同意上车。为了避免完全不受控制不知下一站为何站的中转联签囧途,仍抱着一线希望不断苦苦哀求。 在开车前3分钟,情急之下我把自己的身份证和学生证拿给小姐姐看,终于被打动同意我上车。 这是我有关武汉的全部记忆。 至今仍然感恩那位陌生的小姐姐,让我感受到武汉人民的温暖。 是为序。 一、汉马以前 在跑步这件事上,我其实是一个略显保守的人。 第一个半马是2016年底的南山半马,大约是训练了13个月才正式踏上马拉松的赛道。 首马原本预想在深圳本地完成,也就是规律训练3年后,2018年底的深马或宝马。 但厦大打卡疯人院的庆哥很早就在群里介绍和亲自体验了武汉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最美马拉松赛道」,大神Larry du师兄也多次转发汉马报名之类的信息。 想想2017南山半马之后大约还有4个月左右的时间足够训练,终于在2017年12月29日汉马正式报名之时一冲动就跟着群里的大神们报了全马。 那时的心情真是既兴奋又忐忑。 报名完两天的12月31日,年终。大家在群里纷纷晒2017年度跑量,wenke师兄说跑量过千就足够应付全马了。 我2017的跑量将将1020公里,悬在半空的心总算可以稍微放下一点了。 2018年1月23日,汉马正式公布抽签结果:好消息是全马的中签率我居然中了,坏消息是深圳校友跑团里我熟悉的人除了主任中了半马,报全马的居然都没中。 这意味着我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自完成首马。 知道真相的我内心是崩溃的。 好在大神们并不止报名抽签一个渠道。 主任早早就把庆哥拉进了2018汉马厦大校友群,庆哥还在装傻问干啥,又没中签之类的,主任回复了一句:你懂的。 主任果然是最了解庆哥的。 接来下,pan师兄和航哥被庆哥陆续拉进了汉马小群。 我不会告诉你们,他们三个是花2000大洋抢到的慈善名额。 没错,是抢到,手快有,手慢无。 随后的订酒店又暴露了自己的没经验。 庆哥他们早早在马拉马拉app上选了汉马酒店套餐距终点武汉欢乐谷不到1000m的大床房,赛前提供早餐,还可以从酒店直接运至起点。 等我想明白这茬的时候,大床房已被预订一空。 只好自己上飞猪看评价、查酒店。 几经比对,选在了起点汉阳江滩附近,走路10分钟,跑前可以稍微多睡一点点。 1月份按部就班的训练,月跑量在116公里。2月份因为春节的缘故只跑了70+。 赛前1个半月,Larry师兄隔空要求我在赛前1个月拉两次以上25+的LSD。 3月深圳天气比较舒适,在仙湖绿道跑了2次半马、1次30+,在洪湖公园跑了1次25+,总跑量历史性地达到了160+。 惭愧,跟大神动辄月跑量200+、300+压根不能比。 但达到了杜师兄的最低要求。 3月30日、31日临时出差河南。去之前专门带了装备。 抽空在郑东新区跑了10公里+,郑州的跑友很狂热,7、8℃的天气早晨6点半就有跑团在训练。 没想到,这竟是我接下来重感冒+咳嗽的开始。 临时出差的头天早上5点半起床,6点从家里出发,打车去福田赶第一班11号线。第二天晚上11点到家。 跨越三城。 由于舟车劳顿、温度变化大,加上严重的雾霾。 回来后的第三天开始重感冒、轻微的咳嗽。 感觉必须要采取措施控制。 立即去社康看医生,开了一堆药。 吃了两天后没效果,咳嗽却有加重的迹象。 又立即去社康,结果反反复复去了3次(换了3个医生)。 终于在赛前3天把感冒控制住,但仍然有咳嗽。 生病了10多天,一直没有再运动保持身体状态,感觉身体都要生锈了。 跑前三天,和老婆商量,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还是要在赛前两天跑一下,测试下身体状态。 4月13日早上6点多一点,跑了趟8公里+,过程还是偶尔咳嗽,但出了身汗,感觉不算太差,决定还是依计划出行。 二、赛前一天 地铁到深圳北站。 Larry杜师兄坐前一班车已经在高铁上。 取票、安检、进站。 在候车室看到主任和与人交谈,上去打招呼,才知道是深圳知名的摄影师GD老王要去为汉马提供摄影服务(后来,赛中还真被老王拍到了,果然有缘)。 又过了一会,航哥背着包踩着点也出现在候车厅,检票上车。 进了车厢,放好行李,立即赶去跟pan师兄打招呼,虽然在群里好多次有对话,但见面还是头一次。 庆哥赶在开车前一刻上了车,深圳G1006出发的5+1汉马小分队正式集合完毕。 一路向北。 14:17抵达武汉站。 深圳与武汉相隔1000公里,还没下车大家就感觉到温度的显著下降,赶紧增加衣服。 出站。 进地铁前立即就感受到浓烈的汉马气息。 不愧两年就做到中国金牌赛事,举全城之力办马拉松。 主任帮大家一起买票去国博中心北站,领取汉马参赛包。 转一趟地铁,约1个小时左右到国博北。 排队领参赛包,检测芯片,按码数领衣服。 小逛了一下赞助商区域,找到自己的名字,与庆哥、航哥他们约好晚上聚会的集合时间。 我和老婆都还没吃午饭,赶紧闪人。 地铁去酒店。到大智路下车。 走去酒店中途吃了个瓦罐粉丝汤,算是补充了点能量。 顺着导航,一路到酒店。 办理入住。 进房间放好行李。换了件稍厚的外套。 晚上林风云大师兄代表武汉校友会宴请全国各地来参加汉马的校友。 吃饭的地方在楚河汉街的西西里中餐厅。 赛道开始设置路障,决定还是选靠谱的地铁出行。 我们到的时候航哥和庆哥已先到一步。 感受到武汉校友的热情,武汉校友会秘书长林风云亲自出席,天圣师兄,罗林师弟、子頔、张韧、露阳师妹作陪,一同接待的还有厦门汉马校友陈鑫师弟伉俪及赵云师弟伉俪等。 Larry杜师兄本科交大校友聚会结束得早,住的酒店又在附近,群里看大家才刚开始,立即赶来与大家相会。 330师兄的到来,大家更是热情高涨。纷纷请教跑马的诀窍。 临近结束,庆哥向武汉校友会赠送了几件深圳跑步团服。 天圣师兄说看到厦大标识很亲切,立即上身试穿,表示以后要经常穿一穿,把跑步练起来。 由于第二天大家还要比赛,聚餐完大家赶紧合影留念。 感谢武汉校友会以及林风云大师兄的热情款待。校友全国一家亲,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校友情谊。 和大家一一道别。 与Larry、航哥、庆哥一同去地铁站路上豪言要赶上航哥和庆哥,争取让大神们带一带。 地铁回酒店,江汉路下。 在江汉路步行街逛了会,顺着中山大道往酒店走,途中赶在面包店关门前一刻买了第二天的早餐。 洗漱。 准备第二天参赛衣物、能量胶、盐丸,串好计时芯片,别上号码布,拍定妆照。 定好5点50的闹钟,11点前上床躺平。 三、竞“演”当天 头天晚上将近11点半才睡着。 半夜2点、3点半、5点各醒了一次。 整夜睡眠质量不高,赖到5点40起床。 排空、洗漱、穿衣、早餐(两个面包+燕麦牛奶)。 6点20和老婆告别,下楼,出门。 一路小跑,顺便热身,路遇各种奇装异服。 汉马的13公里、半马及全马AB区、CD区是全部分开存包、检录的。 我因为是处女马,之前仅有半马成绩,被分在了D区。 找到对应的存包车,在边上的台阶上把能量胶、盐丸装进腰包和口袋,外套、长裤及眼镜等物品整理好。 存包,安检。 看群内信息,庆哥、pan师兄和航哥他们已过安检到达A区,pan师兄还被记者采访。 因为A、D区隔得太远,赛前合照和让大神起步带一程的机会是没有了。 7点左右进入D区,微信问了下Larry师兄的方位,说还要一会才能到。 趁此当口排队上个小号。洗完手,看离开跑还不到20分钟,打开第一个能量胶吃掉。 由于没带水,本身也不喜欢吃甜食,那滋味简直甜到发腻。 7点15分,Larry师兄和小魏师弟一起到来,师弟也是首马,330师兄向我们一再强调前面一定要压住,控制好速度,不然容易跑崩。 三人合照,听鸣枪起跑。 本以为需要10多分钟才能过起跑线,结果4分钟刚过就排到了我们。 我和小魏前面一起跑。我俩刻意把速度控制得慢一点,期待后程发力。 在7、8公里的时候还偶遇广州来的一帆师弟(因为跑团衣服认出了我和小魏),一起跑了1公里。 第一个10公里用了59:45,接近6分钟的配速,控制得算是比较好。 刚过10公里,感觉状态好了一点点,想着4小时的小目标需要提一提速度。刚好小魏说如果我状态好,可以按着自己的节奏跑一跑。 吃了第二个能量胶,开始一路飙车,偶尔还是会伴着些咳嗽。 从10公里开始,我基本逢10进行能量胶+一杯水补给,逢5吃两颗盐丸+一杯水,在27公里处上了次洗手间,感觉瞬间轻松了。 一直到36公里处,除了第一次补充盐丸时持续咳嗽了将近200m、那一刻感觉自己都要退赛了! 还好后来证明是对盐丸的不适反应,其他时段基本在定速巡航。 接下来的6公里,体能开始剧烈下降,眼看着距离400的目标越来越远,想发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开始每遇到补给点必上去喝一杯水,遇到医疗点就让志愿者帮忙喷一喷云南白药。其实是想给身体停歇片刻找个借口,给自己更多的心理暗示,又可以不用担心抽筋跑上2、300m了。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后面每经过一个医疗点就不由自主的停下来。 跑到约37公里处,遇到脚部有伤的庆哥,问了航哥怎么样,得知航哥状态不错,在稳定前行。 与庆哥结伴边走边跑,不再遇到摄影师就努力挤出微笑上去拍照,东湖绿道的所有美景也都视而不见了。最可恨的是还有两个驼峰桥,不断的上坡下坡,小腿和大腿承受了巨大压力,每迈出一步都分外艰难。 看到39公里标志牌的时候,心情愉悦,但是身体却更加不给力了。远处可以看到有较高辨识度的欢乐谷:过山车、摩天轮等,希望俨然就在眼前了。 我想剩下3公里一口气跑完,中途还是身不由己的停下脚步,庆哥因为状态比较好,在最后两公里开始冲刺,但很明显我的意志已经很难控制住身体意识了。 过了一个折返点,跨过40公里的计时芯片识别区,路边的啦啦队叫得分外的卖力,大家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开始努力跑起来。我发现已经可以看到前面的终点线,开始稍微加速,终于在官方计时跳过4:20的那一刻跨过终点。 但我的悦跑圈里程才公里左右,为了悦跑圈第一个全马轨迹,冲线后没有直接前去领取完赛包,含泪在终点绕圈走了300m,总算凑齐。 当我领好完赛包,一个志愿者弟弟立即赶上来进行一对一服务,引领我去我去饮水处补水。 痛痛快快地喝完几大杯水,然后赶去存包处,取了存放的物品,那一刻终于知道自己终于做到了,征服了全程马拉松。 阳光挥洒在脸上,汗水浸润的身上,第一次有了满足感。 排队做赛后拉伸。 很幸运碰到一个专业的志愿者,边给我拉伸,边讲解动作要点及作用。 拉伸完大腿和小腿终于轻松起来。 跑团的配速各不相同。 Larry师兄329完赛,又PB一点点。 航哥终于在40又4破4成功。 庆哥4:14完赛,急着赶高铁,跑完迅速撤离。 小魏418完赛。 pan师兄4:40完赛,PB了10多分钟。 赛后合影又没达成。 在赞助商展示区拍照留念,就赶紧坐摆渡车去地铁站与老婆会合。 有幸首马选在这里,无憾! Goodbye Wuhan,有缘再会! 后记 一直很想要拥有对抗时空扭曲的技能。 主观时间流逝的感觉是随着年龄不断加速的。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年龄增长,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 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是一周一周和一个月一个月过。 上大学是一学期一学期过,工作后就变成了一年一年过。 越往上过的越快,问问你的父母,他们会告诉你十年一眨眼就没了,他们讨论着十几二十年前的陈年旧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套用知乎上 “舒适区” 的说法,要解决时空扭曲的问题,我们必须走出 “熟悉区”,熟悉区是时空黑洞,会不断加速消耗、吞噬你的时间。 如果你走出办公室,去陌生的国度或城市游玩一个星期,就会发现这个星期并没有像办公室里那样,星期三过完就差不多望到星期天了。 而是觉得比在办公室两周甚至一个月都要多,这便是对抗时空扭曲的一个例子。 并不是只有旅游才能有这样的效果,你如果在自己身上多试验,会发现能找到很多适用于你个人的手段,但前提是你要有 “摆脱熟悉区” 的意识并付出努力。 比如利用小长假去陌生的城市走一走。 比如去外地跑个马拉松,随便走走停停。 这是我愿意出去跑马的缘由。 2018汉马起定个小目标: 今后的数十年,争取每年带老婆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跑次马拉松。 以对抗时空扭曲,延长主观生命。 在行将朽木时留下些许回忆和念想。 从今,进取。 是为结。 彩蛋 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学习大汉,经常运动,锻炼身体,以武立国。
2018武汉马拉松比赛的报名事宜已经公布,具体的赛事需要等到明年的4月份,这个漫长的时间大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期待自己获得一个好的成绩,下面给大家分享2018武汉马拉松成绩查询详细信息。
2018武汉马拉松成绩查询地址:点击进入
查询时间:2018年4月20号就可以查询了
第一名奖金多少钱:
20000元人民币
下面是具体的奖励机制:
(一)马拉松项目名次奖,前八名以枪声成绩进行排名:
(二)半程马拉松项目名次奖,前八名以净计时成绩进行排名:
(三)中国籍选手特别奖:
凡参加本次马拉松比赛的中国籍选手,录取男子和女子前八名给予奖励,前八名将按净计时成绩进行排名,见下表:
(四)上述各项奖励,按较高奖励标准发放,不重复发放奖金。
(五)破赛会纪录奖:
男子全程:2:11:15(不含)以内,奖励10000美元(只奖励第一名)。
女子全程:2:26:08(不含)以内,奖励10000美元(只奖励第一名)。
半程马拉松不设置破赛会纪录奖。
(六)上述所有奖项均为个人赛奖励,奖金(名次奖、破赛会纪录奖)需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七)奖金按达到的比赛成绩要求对应发放。所有获奖选手的成绩在赛事官方网站公示10日后,并确认无兴奋剂问题后再行发放。获奖选手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到奖金发放处办理相关手续,如果发现兴奋剂检测有问题者,取消该名次和奖金,后面名次不递增。(八)中国选手获上述奖励均按比赛当日汇率发等值的人民币。
(九)组委会为所有参赛选手提供参赛服(选手需现场按自身尺码领取参赛服。由于参赛服制作工期长,组委会尽可能满足选手的尺码需求并建议选手尽早领取)、盛衣袋、号码布、芯片以及参赛手册。
(十)在关门时间内按规定完赛的所有项目选手,可凭号码布领取完赛物品、完赛奖牌。
(十一)在关门时间内按规定完赛的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选手可于比赛结束24小时后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成绩查询及证书打印,证书包括分段点成绩、枪声成绩、净计时成绩等,若缺少任何一个感应计时点的成绩,将不予排名。
2018东风雷诺武汉马拉松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中国田径协会、湖北省体育局、武汉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武汉市体育局、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三、运营单位
武汉汉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四、竞赛日期和地点
2018年4月15日在武汉举行
五、竞赛项目
马拉松(公里)、半程马拉松(公里)、13公里跑(约13公里)
六、出发时间
2018年4月15日上午7:30
七、马拉松比赛路线
赛事起点汉口江滩一期门口,比赛路线沿途经过江岸区、江汉区、_口区、汉阳区、武昌区、东湖风景区。
马拉松终点武汉欢乐谷;半程马拉松终点湖北省图书馆;13公里跑终点辛亥革命博物馆。
八、竞赛办法
(一)按照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和本届马拉松竞赛规程执行。
(二)比赛检录:大众选手须正确佩戴本届赛事号码布,至少在赛前60分钟到达指定区域进行检录。特邀选手须在赛前40分钟到汉口江滩一期门口专门检录区进行检录,并须出示身份证或护照原件。
(三)起跑顺序:按特邀选手、马拉松选手(按号段分区站位)、半程马拉松选手、13公里跑选手顺序延后排列。各项目起点距前方方队10米。
(四)发令:本次比赛采用一枪发令所有项目同时起跑的办法。
(五)计时办法
1、本次比赛采用感应净计时,感应计时芯片将在选手通过起点时开始计时。
2、组委会为所有参加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项目比赛的选手提供感应计时服务,并在起点、每5公里点、折返点和各项目终点设有感应计时带,选手在跑进过程中,均必须通过各项目所有的地面感应计时带。在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但缺少任何一个计时点的成绩,将不予排名。
3、本次比赛采用一次性感应计时芯片,不收取芯片押金。计时芯片将在参赛物品领取现场与号码布同时发放。
(六)关门位置和时间
为保证参赛选手比赛安全、顺利,限时对社会交通进行滚动封闭。比赛路线各段专设了赛时关门时间,关门时间后,相应公里点的计时毯停止工作,相应路段将恢复社会交通。在规定关门时间内,未跑完对应距离的参赛选手须立即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退出比赛的选手可搭乘组委会提供的收容车或自行选乘公共交通抵达相应项目的终点。
关门时间按自然时间计算,具体见下表:
(七)存取衣
马拉松、半程马拉松选手在起点指定区域按号段进行存衣,到达终点后,请到指定区域凭相同的号码布取衣。贵重物品不要存放在包内(如手机、有效证件、现金、各种钥匙、信用卡、电子产品等),如发生损坏或遗失,一切后果由选手本人承担。
比赛当天起点存衣服务将于鸣枪前15分钟截止,请选手做好时间安排。马拉松选手在比赛当日15:00前(半程马拉松选手在比赛当日12:00前)到各自终点指定区域领取个人存放物品。如超过领取时间没有领取的,可于赛后一周内到赛事组委会领取。一周内不领取,组委会将按无人领取处理。如未按照组委会指定时间、地点和方式存衣,导致存衣包丢失,组委会不承担责任。
(八)饮料、饮水、能量补给站
1、饮料、饮水/用水站:自起点开始大约每5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一个饮料/饮水站,两个饮料/饮水站中间设置饮水/用水站。
2、能量补给站:在比赛沿途的公里、公里、公里、公里、公里、35公里、公里以及13公里跑、半程和全程终点处设置能量补给站。
(九)医疗救护
1、组委会在起点、沿途(沿马拉松路线每公里)及终点设立固定医疗点;现场医务人员有权根据选手身体状况中止选手继续比赛并收取其号码布,如参赛选手不听从医护人员建议,坚持参赛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及责任由参赛选手本人承担。
2、组委会在赛道沿途设立移动医疗救援服务,沿参赛选手的跑进路线,有急救车跟随。
3、组委会在赛道前半程沿途每100米设置一名医疗服务志愿者,赛道后半程沿途每50米设置一名医疗服务志愿者,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参赛选手可随时向他们请求帮助。
(十)组委会在起点、沿途赛道(起点至5公里每间隔1公里、公里至40公里每间隔公里)及各项目终点设置移动卫生间。为保护环境,选手在比赛起终点及沿途非卫生间区域不得随地便溺,不得随意丢弃任何包装纸、瓶罐和垃圾,应尽量将其投入组委会设置的垃圾箱、垃圾袋内。
(十一)本次比赛将按中国田径协会相关规定进行兴奋剂检查。
(十二)有关竞赛的其它具体要求和安排,请查阅《2018东风雷诺武汉马拉松参赛手册》。
九、参加办法
(一)参赛选手年龄要求
1、马拉松年龄限20周岁以上(199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2、半程马拉松年龄限16周岁以上(2002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3、13公里跑年龄限16周岁以上(2002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4、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需要求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
(二)参赛选手身体状况要求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选手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选手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选手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能力,选择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3公里跑其中的一个项目报名参赛。有以下身体状况者不宜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
4、冠状动脉病和严重心律不齐;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
6、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
7、其它不适合运动的疾病;
8、孕妇。
(三)报名缴费办法
1、马拉松限报8000名、半程马拉松限报8000名、13公里跑限报8000名。报名人数超出限报名额后,参赛资格获取将采用抽签办法确定;
2、所有参赛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武汉马拉松官网进行报名,并完成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后获得参赛抽签资格。未中签选手将在抽签结果公布后,在一定时间内,退还缴纳的报名费用。具体详情参见官网发布的《2018年武汉马拉松赛报名须知》;
3、抽签结束后,组委会将为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进行配号,待配号工作截止后,参赛选手可登录武汉马拉松官网查询参赛号码;
4、参赛物品领取: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请按规定到组委会指定地点领取参赛物品,具体时间和地点将于赛前在官网发布;
(四)报名费
1、中国籍报名者(含港、澳、台):马拉松每人150元人民币;半程马拉松每人100元人民币;13公里跑每人80元人民币。
2、外国籍报名者费用按照等值人民币换算美元。(汇率以报名前一天汇率换算)
3、组委会有权根据报名情况决定是否接受报名。组委会确认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报名费将不予返还。
十一、处罚办法
组委会将对起点、全程路线和终点进行录像监控,在比赛期间出现下列问题之一,由组委会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参赛选手取消武汉马拉松比赛资格、禁赛1-2年及终身禁赛等处罚,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
1、以虚假年龄或虚假身份报名;
2、参赛选手携带他人计时芯片或一名选手同时携带2枚或2枚以上计时芯片参加比赛(包括男选手携带女选手芯片);
3、以接力方式完成比赛;
4、不按规定的起跑顺序在非指定区域起跑;
5、起跑有违反规则行为;
6、关门时间到后不听劝阻、不停止比赛或退出比赛后又插入赛道;
7、没有沿规定线路跑完所报项目的全程,绕近道或乘交通工具途中插入的;
8、不按规定要求重复通过终点、未跑完全程私自通过终点及利用其它赛事或往届武汉马拉松赛事号码布或未佩戴号码布和本次比赛芯片领取完赛物品、完赛奖牌;
9、私自涂改、遮挡和转让号码布;
10、不服从赛事工作人员指挥,干扰赛事,打架斗殴,聚众闹事;
11、出现不文明行为(如随地便溺、乱扔垃圾等);
12、其他违反规则规定的行为。
其中,利用虚假信息获取参赛资格或者转让号码布参赛,一经组委会核实确认,比赛中发生的一切后果责任自负,且组委会将对转让者、受让者处以武汉马拉松终身禁赛。
十二、保险
本次比赛为所有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投保人身意外险,保单以报名信息为准,任何错误报名信息将导致无法投保,需责任自负。《人身保险说明书》请在赛前登录武汉马拉松官方网站查阅。
十三、武汉马拉松赛组委会
1、联系电话:/(工作时间:工作日周一至周五9:00-16:30)
2、咨询邮箱地址:
3、武汉马拉松官方网站:
十四、未尽事项,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