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中考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密闭容器中装有l00g水,若将它冷却后全部凝固成冰,则水凝固成冰的质量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2.以下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C.学生书桌高约为200c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3.如图l所示,下列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 )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物体在平面镜中一定成实像 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5.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 ) A.路面 B.路旁的电线杆 C.小明身边的座椅 D.迎面而来的汽车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雷雨天,人在大树下避雨 B.家庭电路中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C.某同学家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电冰箱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7.长白山天池美丽如画,水面倒映出周围的山峰,平静的水面相当于______________镜.8.如图2所示,伸出你的双手,将双掌合拢,用力向内挤压,尽量排除手掌间的空气.两手掌猛然分开时,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阻碍两手分开,这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__的作用. 9.如图3所示,有一支钢笔去掉外壳,露出笔囊,吸入适量的水,使它恰好悬浮在水中;再吸入少量水后下沉,说明它受到的重力________浮力.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乘客具有________.10.如图4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11.常用的手机是利用__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小明放学后刚进家门就闻到炸鱼的气味,这是___________现象.12.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运动越来越快,这是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_的过程.国家制定许多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措施,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与利用化石能源相比,利用太阳能对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13.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 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14.如图5所示的电路,若闭合开关S,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电路中的总电阻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6所示,暖水袋与敞口塑料盒子都充满水并用胶皮管紧密相连,塑料盒子被举高时,暖水袋上的书被微微抬起,这是因为液体深度增加,压强___________;如果书的总重为9N,书与暖水袋的接触面积为0.015m2,则书对暖水袋的压强为__________Pa.16.将3Ω和6Ω的两个电阻串联接在9V的电源上,它们的总电阻为__________Ω,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A.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l0分)17.如图7所示,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升旗手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用25N的力把一面质量为2kg的国旗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上升8m.求:(1)升旗手拉动绳子所做的功;(2)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不计细绳重,g=10N/kg) 18.一个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6V,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2A.求:(1)灯泡的额定功率;(2)灯泡正常发光1min消耗的电能.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19.有一位同学用锯锯木头,发现锯条会发热.为什么? 20.物理实验中用到的玻璃板,它的棱角都要磨平,以免棱角划伤人.为什么?21.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cm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的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并请说明理由.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2题7分,第23、24、25题各4分,第26题5分,共24分)22.(1)如图8所示,请你画出花盆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9所示,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________极,小磁针的D端是________极. (3)如图l0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23.如图11所示是某晶体的____________图象,BC段是_________热过程.24.小明同学想要研究电功率大小与电压、电流的关系.他选用了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相差较大的两个小灯泡.他所设计的电路图中有一幅如图12所示,图中两个小灯泡的___________相等,目的是研究电功率与___________的关系.25.如图13所示为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1)在电路图中的“○”内填上电表符号;(2)闭合开关S,向A端移动滑片P,小灯泡的亮度会变_____________;(3)图14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A. 26.测量盐水密度,有下列A、B两组器材: A组: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刻度尺;B组:水、细线、小石块、正方体小木块、两个相同的烧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盐水.请你在A组器材中只选取一种器材,B组器材中可以任意选取若干种所需器材,将所选取的器材组合使用,测出盐水密度.选取的器材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吉林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书写1分,每句1分)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5、“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 。 6、儒家思想中对“生死义利”的阐述,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就说过“ ”;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 , 。” 7、班级举行“诗林漫步——古诗接力”活动。请同学把主持人所给诗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写出连续两句古诗(五言、七言均可)。根据示例,完成古诗接力。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代的文学家。(1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10、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2分)1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12、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六一居士传 (节选)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3、“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 (1分) 14、“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2分)15、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2分)(二)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的手 琦君 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感到手膀一阵阵的酸痛,靠在椅子里,一边看报,一边用右手捶着自己的左肩膀。儿子就坐在我身边,他全神贯注在电视的荧光幕上,何曾注意到我。我说:“替我捶几下吧!” “几下呢?”他问我。 “随你的便。“我生气地说。 “好,五十下,你得给我五毛钱。” 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不到十秒钟,已满五十下,把手掌一伸:“五毛钱。” 我是给呢,还是不给呢?笑骂他:“你这样也值五毛钱吗?”他说:“那就再加五十下,我就要去写功课了。”我说:“免了、免了,五毛钱我也不能给你,我不要你觉得挣钱是这样容易的事。尤其是,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 他噘着嘴走了。我叹了口气,想想这一代的孩子,再也不同于上一代了。要他们鞠躬如也地对长辈杖履追随,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老年人,第一是身体健康,吃得下,睡得 ,做得动,跑得快,事事不要依仗小辈。不然的话,你会感到无限的孤单、寂寞、失望、悲哀。 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 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粗糙多骨的。她整日的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长工的“接力”①。一双放大的小脚没有停过。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那时哪来像现在主妇们用的“萨拉脱、新奇洗洁精”等等的中性去污剂,洗刷厨房用的是强烈的碱水,母亲在碱水里搓抹布,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洗刷完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泡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装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鸡油。然后坐在吱吱咯咯的竹椅里,就着菜油灯,眯起近视眼,看她的《花名宝卷》。这是她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微弱而摇晃的菜油灯,黄黄的纸片上细细麻麻的小字,就她来说实在是非常吃力,我有时问她:“妈,你为什么不点洋油灯呢?”她摇摇头说:“太贵了。”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去爸爸书房里照着明亮的洋油灯看书呢?”她更摇摇头说:“你爸爸和朋友们作诗谈学问。我只是看小书消遣,怎么好去打搅他们。” 她永远把最好的享受让给爸爸,给他安排最清净舒适的环境,自己在背地里忙个没完,从未听她发出一声怨言。有时,她真太累了,坐在板凳上,捶几下胳膊与双腿,然后叹口气对我说:“小春,别尽在我跟前绕来绕去,快去读书吧。时间过得太快,你看妈一下子就已经老了,老得太快,想读点书已经来不及了。” 我就真的走开了,回到自己的书房里,照样看我的《红楼梦》、《黛玉笔记》。老师不逼,绝不背《论语》、《孟子》。我又何曾想到母亲勉励我的一番苦心,更何曾想到留在母亲身边,给她捶捶酸痛的手膀? 四十年岁月如梦一般消逝,浮现在泪光中的,是母亲憔悴的容颜与坚忍的眼神。今天,我也到了母亲那时的年龄,而处在高度工业化的现代,接触面是如此的广,生活是如此的匆忙,在多方面难以兼顾之下,便不免变得脾气暴躁,再也不会有母亲那样的容忍,终日和颜悦色对待家人了。 有一次,我在洗碗,儿子说:“妈妈,你手背上的筋一根根的,就像地图上的河流。” 他真会形容,我停下工作,摸摸手背,可不是一根根隆起,显得又瘦又老。这双手曾经是软软、细细、白白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变得这么难看了呢?也有朋友好心地劝我“用个女工吧,何必如此劳累呢?你知道吗?劳累是最容易催人老的啊!”可不是,我的手已经不像五年前、十年前了。抹上什么露什么霜也无法使它们丰润如少女的手了。不免想,为什么让自己老得这么快?为什么不雇个女工,给自己多点休息的时间,保养一下皮肤,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些? 可是每当我在厨房炒菜,外子②下班回来,一进门就夸一声“好香啊!”孩子放下书包,就跑进厨房喊:“妈妈,今晚有什么好菜,我肚子饿得咕嘟嘟直叫。”我就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那一份满足与快乐,从心底涌上来,一双手再粗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一次,我切肉不小心割破了手,父子俩连忙为我敷药膏包扎。还为我轮流洗盘碗,我应该感到很满意了。想想母亲那时,一切都只有她一个人忙,割破手指,流再多的血,她也不会喊出声来。累累的刀痕,谁又注意到了?那些刀痕,不仅留在她手上,也戳在她心上,她难言的隐痛是我幼小的心灵所不能了解的。我还时常坐在泥地上撒赖啼哭,她总是把我抱起来,用脸贴着我满是眼泪鼻涕的脸,她的眼泪流得比我更多。母亲啊!我当时何曾懂得您为什么哭。 我生病,母亲用手揉着我火烫的额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梦中都拉着她的手不放——那双粗糙而温柔的手啊! 如今,电视中出现各种洗衣机的广告,如果母亲还在世的话,她看见了“海龙”“妈妈乐”等洗衣机,一按钮子,左旋转,右旋转,脱水,很快就可穿在身上。她一定会眯起近视眼笑着说:“花样真多,今天的妈妈可真乐呢。”可是母亲是一位永不肯偷懒的勤劳女性,我即使买一台洗衣机给她,她一定连连摇手说:“别买别买,按电钮究竟不及按人钮方便,机器哪抵得双手万能呢! 可不是吗?万能的电脑,能像妈妈的手,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吗? (选自《三更有梦书当枕》) 【注释】①接力:方言,指点心。②外子: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16、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滋润( ) (2)享受( ) (3)憔悴( ) (4)暴躁( ) 17、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 (1)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2)我就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18、“ 我生病,母亲用手揉着我火烫的额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梦中都拉着她的手不放——那双粗糙而温柔的手啊”一句中为什么将“粗糙”和“温柔”两个词语并列使用?(5分)19、文章记叙了母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母亲在性格上有哪些优秀之处影响了“我”?20、文中“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一句视角独特,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分)21、本文运用插叙的方法,以“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一句引起回忆。请你从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一句话,并说明其作用。(4分)22、作者在文中说:“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23、作者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4分)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下联: 三、写作(60分) 24、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妈妈的手 提示:可写记叙性、描写性、抒情性或议论性的文章,也可写琦君《妈妈的手》的读后感。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袁隆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人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有了袁隆平。76岁的袁隆平坚持实地研究已有50年。 2007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以“袁隆平:谁将养活中国”为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袁隆平说: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做事先做人是我一辈子最深刻的感悟。” “‘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我很喜欢。” “我的乐趣在事业上面。” “坐奔驰车,坐宝马车,耀武扬威,有什么意思呢?” “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早晨要做操,下午要打球,夏天里要游泳……”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 X”代替。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能端正地书写1分,每句1分。写错诗文、多字、漏字,该句不得分。 1、君子好逑 2、学而不思则罔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4、千里共婵娟 5、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6、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符合要求的连续两句古诗均可。 示例: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8、宋(北宋)(1分) 9、(1)倾泻(倾注或快速地流)(2)离开(共2分,每小题1分) 10、围绕“与民同乐”回答即可。(2分) 11、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共2分,每点1分) 12、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共3分,启示1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1分) (乙) 13、多次(1分) 14、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2分) 15、聊以志吾之乐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16、(1)rùn(2)xiǎng(3)cuì(4)zào(共2分,每小题分) 17、(1)在这里是指儿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地给“我”捶背,不含感情因素。(2分)(2)在这里表现丈夫和儿子饭菜吃得香。(2分) 18、围绕“‘粗糙’是母亲艰辛劳作的见证。‘温柔’是‘我’所感受到的母爱,两词并用表现了‘我’对母爱的独特体会”回答即可。(共5分,每点1分,语言表达2分) 19、围绕“勤劳、节俭、关爱家人、坚忍、宽容“回答即可。(共4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语言表达1分) 20、围绕“比喻形象”或“细节描写”或“用词生动”回答即可。(共4分,评析3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示例②: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母亲满是裂痕的手。 示例③:“满是”、“张开”、“红红的”、“小嘴”等词语准确描述了母亲手上裂痕的多和开裂的样子。 21、照应的句子: 四十年岁月如梦一般消逝,浮现在泪光中的,是母亲憔悴的容颜与坚忍的眼神。 作用:承上启下 22、围绕“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应该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回答即可。(共5分,结合成长经历2分,谈自己理解2分,语言表达2分) 23、下联应由名著题目,作品内容或自我感悟两部分组成,宽对即可。(共4分,内容、形式各2分) 三、写作(60分) 请注意: ①作文(1)可写记叙性、描写性、抒情性或议论性的文章,也可写琦君《妈妈的手》的读后感。 ②作文(2)不要求学生必须引用材料中的文字,但是立意和内容要符合材料中的某个观点。评分标准: ①满分:60分。 在所有作文中相对完美(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以文学作品为衡量标准)的文章。 ②一等:56-59分,基准分57分。主旨鲜明,表达有文采。 特色评分:感情真挚、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等方面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等。 ③二等:46-55分,基准分50分。主旨鲜明,表达较有文采。 ④三等:36-45分,基准分40分。主旨明确,表达清楚。 ⑤四等:36分以下,基准分30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历史:物理: 找不到了!!!
2007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 一、 积累和运用(共4小题,计16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1)必做题。(4分) 赤 壁 [唐]杜牧(2)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①②两题为准)。(4分) ①李商隐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比喻和双关手法写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 , 。”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内外两方面阐明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③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诗中夜色的句子是: “ , ,盖竹柏影也。” ④《桃花源记》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 “ , 。” 2、下面语段中,第①④两句有语病,第③句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3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①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由声音、有形象、有意义。②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特点。③如“山”字,中间高两边低,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休”字,多像一个人背靠着枝繁叶茂的大树,歇脚乘凉,好不惬意,令人一看就心生羡暮;再看“肿”、“腰”,是不是声形并茂?④所以,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它,接近它,你一定会发现祖国文字的神奇魅力。 3、文学名著阅读。(3分) 《水浒》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你从鲁智深、林冲、李逵三个人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位,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并简述喜欢的原因(至少两点)。4、口语交际。(2分) 中考临近,高明想在紧张的复习之余去打篮球放松一下,妈妈着急得说:“马上要中考了,你怎么还去打球?”在这种情况下,高明怎样说才能不让妈妈生气,又能达到放松的目的?二、 综合性学习(9分) 5、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9) (1)〔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2) 卷首语 冲破藩篱, ; 解读经典,诠释人性。 ,直面诘问; 勤恳真诚,回馈热情。 (2)〔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15个字,字数大致相等。(4) 正方: 反方: (3)〔座谈会〕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任选一句(在序号前打“√”),谈谈心得体会。不超过30个字。(3分) (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换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着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 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 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③ 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④ 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她成功的强大力量。 三、 阅读(共14小题,计4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13分) 过有理想的生活 胡爱萍 ①如果不能过一种理想的生活,那就一定要过一种有理想的生活。 ②很难描述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物质和精神要达到怎样的精彩和极致才算是理想。如果真的达到了那种状态,是不是就失去了理想的色彩。“理想只有在不可企及时才可以理想的本质存在着”,不可企及,是理想最具魅力、最诱惑人的地方。 ③A有理想不是以理想的对象来否定现实的自己;B有理想也不是高挂起一个愿望,对它冷若霜冰。 ④有理想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应该怎样寻找更高的成就感和真切的幸福感。有理想就是日日更新着自我,又时时否定着自我。有理想就是不耽于现实,不溺于幻想,敢破旧,敢立新。 ⑤有理想不是追求什么职业,而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⑥有理想的人不奢侈,不自私,做善事,有自我。自爱爱人,自信信人。不妄自菲薄,亦趾高气扬。有雅趣而不浮于情调,有俗务而能轻松身心。能放松自己在原则底线之上,要提升境界达毕生追求之巅。 ⑦有理想的人眼神明亮坚定,眼光高远清幽。他心胸开阔,处事从容;生活简单,情感单纯;他要把一部分爱和力量献给自己的理想。 ⑧有理想的生活使你每天充实自信,精神愉悦。有所追求,故不会懈怠;有所期望,故不会苟且。有理想的生活,在感觉最寒冷迷茫的时候,你可以向心中的理想借来火,温暖你的心,借来光,照亮你的路。 C 。 ⑨有理想就有了信仰,平凡的工作,世俗的生活,却保有一颗超凡脱俗、不染尘的心灵。于是,你的言谈举止在寻常之中就有了一层源于内心的光辉。 ⑩平淡的生活里,有了理想,灵魂就有所归依,心灵就有所扶持,人生,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⑾有过理想的生活,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未晚。 (选文有改动) 6、本文中心论点是: 。(2分) 主要论证方法是: 。(2分) 7、第⑤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8、从文中第③段画线的A、B两个分句中任选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9、请为文章第⑧段C处补写一个与上文连贯的事实论据。(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18分) 浇 花 张丽钧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株装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查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带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时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叫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在草从垃圾桶里翻检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们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⑾“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占了光!“ ⑿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的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 (选文有改动) 10、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的“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完成下面表格。称谓:态度: 1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1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3分) 13、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14、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19题。(14分) 【甲】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zǐ,抵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由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乙】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齐已《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只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 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姑置之( ) (2)方敢示人( ) (3)无处濯尘缨( ) (4)某怒而去( ) 16、下列加点字与“皎然暗书一‘中’……”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②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18【乙】段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2分) 19、【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2分) 四、 写作(共2小题,计50分) 20、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45分) (1)半命题作文(补全题目后作文) 要求: ,你好吗? (2)材料作文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 不要将自己的不足于他人的优势比较。 ② 记住,你自己是独特的。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要给他人以应有的尊重。 ③ 凡遇失败,切莫自责不已。 ④ 和处世积极、喜欢与你同行并共事人生的朋友交往。 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拟定标题,选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你对自己这篇考场作文的选材满意吗?请从选材与主题关系得角度做点自我评价。(100字左右)。(5分)2007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五、 积累和运用(共4小题,计16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1)必做题。(4分) (略) (2)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①②两题为准)。(4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下面语段中,第①④两句有语病,第③句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3分) 的 ①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由声音、有形象、有意义 。 ③如“山”字,中间高两边低,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休”字,多像一个人背靠着枝繁叶茂的大树,歇脚乘凉, 慕 好不惬意,令人一看就心生羡暮; ④所以,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它,接近它,你一定会发现祖国文字的神奇魅力。 3、文学名著阅读。(3分) 示例:鲁智深 拳打镇关西 豁达明理 行侠仗义 粗中有细等 4、口语交际。(2分) “妈妈,您别生气。适当的放松有助于我的复习。放心吧,我只玩一会儿。” 六、 综合性学习(9分) 5、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9) (1)〔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2) 空一:弘扬传统或传播智慧或走进圣贤或感悟大师 空二:从容坦荡或博学深厚或博雅雍容或宽容大度 (2)〔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示例: 正方: 白 话 解 读 是 对 传 统 文 化 的 普 及 白 话 解 读 是 对 传 统 文 化 的 亵 渎 反方: (3)〔座谈会〕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任选一句(在序号前打“√”),谈谈心得体会。不超过30个字。(3分)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谦 虚 求 实 是 为 学 之 本 , 也 是 做 人 之 本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 学 会 换 位 思 考 , 要 善 于 推 己 及 人 。 七、 阅读(共14小题,计4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13分) 6、本文中心论点是:过有理想的生活。 主要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 7、过渡或引起下文或启下 8、示例:选项:A 理解:努力奋斗,实现理想,但不妄自菲薄。 选项:B 理解:有远大的理想,更要付诸行动。 9、提示:如张海迪、洪战辉、邰丽华等人的事例。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18分) 10、称谓:杂草 植物 花儿 态度:否定(忽视) 认可(接受) 肯定(尊重) 11、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妈妈相信花儿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并茁壮成长。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杜鹃“举着的‘笑脸’”映衬出妈妈看到杜鹃花还在时的愉快心情。 12、示例:她的心被孩子触动了。她理解了孩子的做法,体会到孩子对弱小生命的呵护。她明白了孩子在照顾自己心爱的花的同时也呵护了她的花。 13、示例:渲染杜鹃花开的妖娆,为妈妈专心浇杜鹃花、拔掉儿子的“花儿”作铺垫。 14、示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爱心(微笑)和赞美(歌声)特别是平等尊重的意识去对待一切生命。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19题。(14分) 15、(1)放置,放下 (2)给……看,让……看 (3)洗,洗涤 (4)离开 16、C 17、(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人有狂奔回来。 18、“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至少;也可能是第一枝。 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19、甲:作诗要反复修改。 乙:作诗炼字很重要。 八、 写作(共2小题,计50分) (略)
没问题啊告诉你e85d、xyz晓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