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表情包文化,现代人确实是喜欢;连我这种并非表情包粉丝的(不太常用,不特意收集)人,也要用“喜闻乐见”四个字来评价。
梳理一下这种喜爱的理由:
首先要注意到是,就如同新闻报道的某新媒体高校的画“表情包”试题所要求的,中国流行的表情包有一个显著特点:图文并茂。
一张图片要配一小段点睛作用的文字,文字是能改变的,改变后表达的含义可以大大不同。虽然以图为主,但使用者可以玩一玩文字游戏,这也是表情包有意思的地方:使用者可以灵活运用,各取所需,各显本领的。
如此一来,一个小小的表情包就能使我们的交流多元化,思维扩展,叫人如何不喜欢!
第二,表情包通常是夸张搞笑的,在交流中举重若轻地起了“润滑油”的作用。
说是幽默的作用在表情包这个具体的事物上得到最大的实现——大概是大实话。譬如说,拒绝朋友借钱的话很难说出口,用一张夸张搞笑的讨饭表情包,就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彼此的难堪。
第三点自然是因为使用表情包交流的便捷性。
过去我们大概只能用文字和说话表达信息和情绪,但有些人并不愿,有些则不能,因为语言和文字产生歧义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如今一个适当的表情包就能表达,肯定是大大便捷了人们间的交流。
要知道人类是社会动物,交流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我们每个个体所意识到的。交流方式自然有多种,而且越多大概是越好的,现在多了一种“表情包”交流,又直观,又便捷,又能展示个性,这确实是大大的好事。
表情包——趋时、实用、好用,难怪深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