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学习并不难,只要大家合理使用复习资料,认真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学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欢迎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瞬息万变(sùn)招徕(lái)阿谀(ē)璀璨(càn)[来源:学,科,网Z,X,X,K]
B.分道扬镳(biāo)安谧(mì)逶迤(yǐ)倔强(jiànɡ)
C.拈轻怕重(niān)豢养(huàn)贿赂(lù)砭骨(biǎn)
D泰然处之(chǔ)斟酌(zhuó)诅咒(zhǔ)矜持(jīn)
2.下列成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
咄咄逼人潸然泪下危言耸听稍纵既逝一劳永逸
适得其反张灯结采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与日俱增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我们的团支部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不甘落后,首当其冲,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
C.今年我国将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通过电视直播,地球上的观众对航天员在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D.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了几天_________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②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_________的预言。
③年轻的父母们不可对自己的孩子一味_________,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A.清静正确溺爱B.清静准确宠爱
C.清净正确宠爱D.清净准确溺爱
5.下面的句子中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②这一问题已经导致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③我国正在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④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1)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罗丹的大理石雕像《沉思》别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想”,因而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
①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
②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
③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像
④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
⑤在端庄的正方形基座上烘托着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
⑥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A、⑤④①⑥②③B、④③②①⑥⑤C、④②①⑥⑤③D、⑤②①⑥③④
7.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的排比句。(2分)
坚忍是到达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8.名著阅读填空。(3分)
【摘要】“初二语文期末试卷”本文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二语文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读书,能使浮zào()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枯zào()的心变得湿润;读书,能使贫瘠的心变得富足;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cǎi()。
2.根据语境,为下面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涓涓清泉,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夜色旖旎,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碧如丝绦,是一道风景;大千世界,异彩纷呈。
A.东风裁柳B.小荷初露C.皓月当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通过这次野外活动,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6分)
①阅读诗歌就是感悟诗人的私人情感。秋日里,王绩在“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绪;孟浩然在“_________________,北风江上寒”中勾起乘船返乡的念头;梅尧臣在“霜落熊生树,_______________”抒写山行的勃勃兴致;刘禹锡在“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中表达豪迈乐观的情怀……
②从古至今,莲就受到许多诗人学者的赞美。请把你在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中积累的咏莲的诗句写出来:,。
5.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汽车产量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4分)
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GDP(亿元)1246619300000335353
汽车(万辆)57379
(1)你从上表中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在下面。(2分)
①
②
(2)看了上表,把你想说的话用简要的语言写在下面。(2分)
6.名著导读。(3分)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把手qiang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qiang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以上文字选自名著《》,作者是,主人公因为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这段文字出自名著《》,作者是____________,这一回叫
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3分)
(1)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2)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
(3),衣冠简朴古风存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铜雀春深锁二乔
(7)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小石潭记》中写潭四周的树木,有形有色,动静结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的语句是,
,。
得分评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小信未孚()(2)小大之狱()
11.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焉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
B.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公将战将子头与剑来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9分)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1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为百姓患()(2)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8~19题。(3分)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18.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1分)
19.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一)阅读《轻放》一文,完成20~24题。(19分)轻放(安宁)⑴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⑵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⑶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⑷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⑸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便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⑹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⑺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
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⑻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⑼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⑽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20.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⑸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回答25~28题(11分)
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选文有删改)
25.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论证方法。(2分)
28.阅读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3分)
(1)请写出顾炎武“动笔墨”的三种方式.(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动笔墨”需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评卷人
四、作文(满分40分)
29.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一路上有你陪伴
绿叶陪伴着红花,无怨无悔;星星陪伴着月亮,不离不弃。回望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陪伴着我们,给过我们多少温暖、感动与希望。请以“一路上有你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二:请以“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成功的花由汗水浇灌,艰苦的掘流出甘甜的泉,希望你能够放松心情,不要紧张。祝你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希望你们喜欢。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提防(dī) 绮(qǐ)丽 竹篙(gǎo) 蟠龙(pán)
B、伎俩(liǎng) 奔丧(sāng) 殷红(y īn) 镂空(lòu)
C、连翘(qiáo) 煞风景(shā ) 拂晓(fú) 峨冠(guān)
D、两栖(xī) 幽咽(yè ) 沆砀(dàng) 荒秽(huì)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风风雨雨,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
B、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D、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4、给下列句子排序 ,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 为 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5、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 是 ( ) (3分)
A、《背影》——朱自清——现代——小说
B、《恐龙无处不在》——阿西莫夫——法国——说明文
C、《蜡烛》——西蒙诺夫——苏联——通讯
D、《三峡》——郦道元——北宋——《水经注 》
6、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zāng物 丘hè xiāo声匿迹
7、综合实践活动(7分)
据报道,近日,杭州市一所小学举办运动会,入场式开始不久,孩子们一个个脸色苍白,到入场式结束时,居然有二十来个孩子快晕倒了。此事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有人批评运动会入场式时间过长,更多的人则对目前孩子的体质太差深表忧虑。以下是网友的评论:
网友甲:如今的家长,大多数宁愿自己含辛茹苦,也“再苦不能苦孩子”,以至于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百般呵护的环境中。而温室里长大的孩子连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体能都成问题,又有什么本钱去经历人生的风浪呢?
网友乙:学校忽视体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应试教育让学校把所谓“主科”当重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为防止学生在校受伤被家长追究责任,有的学校取消了一些被认为“危险性很高”的体育项目,甚至还有学校推出“校园限速”令。
(1)请根据两位网友的评论,概括学生体质差的原因。(3分)
(2)你所在的学校为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就体育活动的形式与措施等征集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2分)
(3)为了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特印发了《告家长书》,请你在递交《告家长书》时,跟家长说几句话。(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8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 。
(2) ,我言秋日胜春朝。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 , 。
(4)登临吴蜀横分地, 。《登岳阳楼》
(5)《陋室铭》中,表现作者鄙弃官场生活的句子是: , 。
(6)荡胸生曾云, 。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小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2分)
10、诗的尾联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1——15题。(15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1、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12、解释加点字(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
(3)尝秋夜坐钓月矶__________ (4)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
14、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3分)
答:
1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三、阅读理解(27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题(14分)
等你回家
丁立梅
(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 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 显得很高远。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2)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孝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4)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也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快上午十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撇了撇,像嘲讽。
(5)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从此,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6)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7)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8)他问我,你有纸笔吗?
(9)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0)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个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儿子,等你回家。
16、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7、 文章第(1)段中的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
18、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3)段文字的作用。(4分)
19、文中第(9)段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3分)
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20、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等你回家”的理解?(2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5题。(13分)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沟、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 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 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选自《中学科技》2010年10期,有改动)
21、 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分)
(1)
(2)
(3)
22、 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说说其作用。(3分)
23、 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沟、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删掉,理由是什么?(3分)
24、 说说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是作用什么?(2分)
25、 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泥石流的建议。(2分)
四、作文(40分)请你任选一个题目完成写作。
题目一: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 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题目二: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写作
决定胜负的铜钱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 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提示:(以下观点可供参考)
1、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1、c 2、 C
味同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3、A(B “揭露改为表现”动宾不搭配C句式杂糅,去掉“诱发的”D (成分残缺))
4、C
5、C
6、赃物丘壑销声匿迹
7、参考答案:
(1)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不能保障学生的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 学校担心学生在校受伤被家长追究责任
(2)示例:①开足开齐体育课程 ②坚持做好“两课两操” ③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 ④成立田径、球类、登山等课外体育兴趣小组 ⑤定期组织运动会等比赛活动。
(3)示例一:爸爸(妈妈)好!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身体是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希望你能理解、支持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
示例二:爸爸(妈妈)好!针对我们体质普遍较差的现状,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学习,只要自己注意点,也不会伤害身体,请支持我们。
8、(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自古逢秋悲寂寥
(3)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徙倚湖山欲暮时。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6)决眦入归鸟
9、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10、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
11.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2(1)但:只是 (2)念:考虑、想到
(3)尝:曾经 (4)及:等到
13、(1)可是终究比不上山静无人,(我)独自一个人去用心领悟(它的美景)。
(2) 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4.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15.月色美好;幽静(月色幽美,夜静使人心悠然。)(意思对即可)
16、本文主要叙述了“我”陪一个父亲去戒毒所探视并感化他儿子的故事。
17、(环境描写)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写花草的茂盛,鸟儿的飞跃和天空的高远反衬父亲心情的低落。
18、在内容上写出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酸楚,突出了“我”对父子见面情景担忧(2分);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19、神态描写 儿子为自己吸毒给家庭带 来的不幸而感到内疚:父亲的宽容,父亲真情与爱心融化了儿子感动了儿子。
20、父亲用纸条告诉儿子(孩子),等孩子戒毒成功后回家。
错已 经犯下了,父亲用爱与宽容感化儿子,希望儿子戒掉毒瘾走上正途。(达意即可)
21、(1)地质条件;(2)暴雨或强降雨;(3)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
23、不能,“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更加切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2、作比较 列数字 表明短时间内森林覆盖率锐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
24、以在甘肃发生的一场泥石流导致的严重后果,引出说明对象——泥石流。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5、.1、泥石流发生有季节性、周期性关注天气预报
2、不要在山脚、凹形坡等地方盖房子
3、植树造林 防水土流失(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