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有一家农户,做饭的时候锅里熬了稀饭,上面熘了干粮和猪头肉,烧火的小孩没注意火候,稀饭烧糊了,闯祸了,这可把小孩子吓坏了。但当父亲打开锅盖那一霎那,乌黑的脸上顿时有了笑容,猪头肉的颜色变得焦黄油亮,好看了很多,再尝一口,味道更是好极了。这也或许就是今天诸城烧肉味道的来源。由此,诸城烧肉的做法便流传开来了。最早是用米糠烤,后来演化成小麦麸子、红糖,直到如今变成了白糖烤,味道和色泽都有了较大的改进。烤好的猪头肉肥而不腻,颜色红亮,口感香甜软糯。做法第一步,选材原材料主要是猪头(包括猪耳朵、口条)、猪蹄和猪肚、猪大肠、心、肝、肺,也可以用猪尾巴。看各人的喜好。先在大铁盆里清洗干净。猪头、猪蹄要一点一点拔净残毛,内脏要翻过来清洗,猪大肠清洗最费事,需要一点点用粗盐搓。第二步,煮熟做烧肉时,院子里支一口大锅,清洗收拾干净的原材料放到大锅里,加大料、葱、姜等佐料,放在锅里直至煮到皮酥肉烂。第三步,烤煮熟后,要等到凉透,再放到箅子上,架在干锅里。锅底放红糖,也有说用小米的——细细的小火慢慢地烤,熏制上色,直至红糖化作一缕缕轻烟,把熟肉熏成了酱红色。第四步,装盘一般的装盘方法是把各种烧肉切来做一个“什锦拼盘”:猪耳朵飞薄透明,象花瓣一样码在盘子四周;猪头肉切得方方正正,霸气地占据盘子的中央;猪肚切得片片匀称,有条不紊地码在一侧;再有酱红而筋道的口条,圆润解馋的大肠……当然,吃“全猪宴”的也有,猪耳、猪肚、猪肠、猪舌、猪肝……各切一盘,配上一碟酱油蒜泥,这样一桌浓墨重彩的饕餮盛宴,可是这里待客的高标准了。第五步,吃诸城烧肉肥而不腻,油而清爽,有一股淡淡的、独特的燎烟香味,吃起来非常解馋。不管是佐酒,还是用煎饼卷着下饭,都非常给力。风味特色要说,诸城烧肉,虽然不像川菜里的回锅肉、宫保鸡丁,淮扬菜里的煮干丝、水晶肴肉那样有知名度,可只有你吃过了,才会喜欢上。平平常常的猪下货,哪里没有?到了诸城人手里,使上大料那么一煮,放上红糖那么一烤,切巴切巴端上桌,那种充盈唇齿的浓香,让人从此再也无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