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判断题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正确)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的。(错误)3.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正确)4.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错误)5.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观需要,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正确)6.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错误)7.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正确)8.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正确)9.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正确)10.乱作为和不作为是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正确)1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正确)12.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正确)13.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目标。(正确)14.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15.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错误)16.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我国司法体制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特征。(正确)1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途径。(错误)18.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正确)
考试内容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法治的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 2、依法治国的含义 执法为民的含义 公平正义的含义 服务大局的含义党的领导的含义依法行政的含义 (二)法律基本概念 1、法的概念和特征 2、我国的法律形式 3、法律责任的含义 4、我国的立法权限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2、我国国家的根本性质(我国的国体) 3、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5、公民的政治权、人身权、财产权的内容 6、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7、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 非工作时间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规定 2、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 优先通行权和优先征用权的适用条件 交通管制权的适用条件和审批机关 现场管制权的相关规定 3、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4、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 5、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的规定 拒绝执行指令的适用条件 6、违反人民警察法的法律责任形式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1、警械的定义和种类 武器的定义 2、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基本原则 3、使用警械的条件 4、使用武器的条件 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 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 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 5、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责任 6、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补偿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1、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 2、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原则 3、治安调解 4、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5、收缴、追缴的适用对象 6、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 7、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从重处罚的适用 8、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与数过并罚 9、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 1O、不执行行政拘留的适用 1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 12、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13、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4、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15、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16、治安案件的受理 17、非法证据的排除 18、回避的适用 19、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 20、询问查证时限 21、询问的基本要求 22、扣押的适用 23、检查的适用 24、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权限 25、处罚的折抵 26、作出处罚决定的基本条件 27、处罚前告知的内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权 28、听证的适用条件 29、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30、当场处罚的适用条件和基本要求 31、被处罚人的救济措施 32、处罚的执行 33、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 (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1、公安行政案件的管辖 2、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3、作证义务和证人资格 4、简易程序的适用 5、行政案件需要调查的内容 6、调查取证的基本要求 7、安全检查的适用 8、保护性约束措施的适用 9、受案的基本要求 10、传唤和强制传唤的适用 11、询问的地点、时限及基本要求12、勘验、检查及住所检查的适用 13、鉴定、检测、辨认的适用 14、抽样取证、证据保全的适用 15、听证的适用条件和程序 16、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 17、一事不再罚的适用 18、行政处罚的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 19、办理行政案件的期限 20、行政案件的处理决定 21、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规定 22、涉案财物的管理与处理 23、公安行政处罚的执行 24、结案、终止调查的适用 (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1、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范围 2、不予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情形 3、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赔偿请求人 4、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 5、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程序 6、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 (九)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1、公安机关的性质 2、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3、公安机关内设机构的分类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的分类 (十)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1、现场督察事项 2、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置措施 3、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的适用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刑法的任务 2、罪刑法定原则 3、罪刑相适应原则 4、犯罪的基本概念 5、犯罪构成 6、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概念7、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概念 8、犯罪预备的概念 9、犯罪未遂的概念 10、犯罪中止的概念 11、共同犯罪的概念 12、主犯 13、从犯 14、胁从犯 15、教唆犯 16、单位犯罪的概念 17、主刑、附加刑的概念和种类 18、从重、从轻、减轻刑罚的适用 19、累犯的概念 20、自首与立功的概念和适用21、数罪并罚的适用原则 22、追诉时效 23、危害国家安全罪 24、危害公共安全罪 2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刑法修正案(八)》增加) 26、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 27、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28、强奸罪 29、侮辱罪诽谤罪30、非法拘禁罪刑讯逼供罪 31、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 敲诈勒索罪 32、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 33、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贪污罪 34、妨害公务罪 招摇撞骗罪 (十二)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知识 1、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 2、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 3、两审终审制 4、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5、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及其处理6、刑事案件的管辖 7、回避的适用 8、刑事案件证据的种类9、作证义务和证人资格 10、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的概念、适用条件、审批机关 11、期间的计算单位和方法 12、侦查措施的种类 13、讯问、询问的基本要求 14、刑罚的执行机关
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试题练习200题1:行政处罚只能( )。A: 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 由公安机关执行C: 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答案: D 2: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A: 二审终审 B: 一审终审 C: 一审一复核 D: 一审二复核答案: A 3: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 )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A: 查封、扣押 B: 强制收购 C: 限价出售 D: 代执行答案: D 4: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征购 C: 行政征收 D: 行政征用答案: C 5: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A: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C: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D: 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答案: A 6:《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 )的行政主体管辖。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 违法行为发生地答案: D 7:(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A: 法律 B: 地方性法规 C: 行政法规 D: 国务院部委规章答案: C 8: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答案: B 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 具体行政行为 B: 抽象行政行为 C: 行政处分行为 D: 民事侵权行为答案: A 10: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 全国人大 B: 各级人民政府 C: 法院 D: 社会团体答案: B 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 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 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C: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 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答案: C 12: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 政治监督 B: 法律监督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 市场监督答案: D 13: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A: 执行罚 B: 行政处罚 C: 行政处分 D: 行政强制执行答案: B 14: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诉,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A: 指定管辖 B: 特殊地域管辖 C: 协议管辖 D: 合并管辖答案: B 15:在行政复议中,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耽误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 )日内提出申请延长期限。A: 10 B: 15 C: 20 D: 30答案: A 16: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 )。A: 共同诉讼人 B: 人民检察院C: 第三人 D: 当事人答案: D 17: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A: 原告 B: 被告C: 证人 D: 第三人答案: C 18: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A: 起诉 B: 上诉 C: 申请复议 D: 申诉答案: D 19: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义务有( )。A: 举证 B: 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C: 监督审判活动 D: 收集证据答案: B 20: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 )。A: 提起诉讼 B: 抗诉 C: 参与诉讼 D: 上诉答案: B 21: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 )管辖。A: 级别 B: 地域 C: 指定 D: 移送答案: B 22:《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A: 15日 B: 一个月 C: 二个月 D: 三个月答案: D 23: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A: 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 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C: 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 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答案: C 24:下列行为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A: 收容审查 B: 劳动教养C: 逮捕 D: 行政拘留答案: C 25: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独立行使。A: 人民法院 B: 审判员C: 合议庭 D: 审判委员会答案: A 26: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 )。A: 复议判决 B: 复议决定C: 复议裁定 D: 复议仲裁答案: B 27:在我国,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一般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 10 B: 15C: D: 答案: B 28:行政复议不用( )原则。A: 调解 B: 便民C: 准确 D: 一级复议答案: A 29:行政复议是( )的活动。A: 行政监察 B: 特定行政C: 行政机关 D: 人民法院答案: C 30:根据( )规定,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予赔偿。A: 《行政法》 B: 《行政诉讼法》C: 《宪法》 D: 《国家赔偿法》答案: D 31:行政责任是基于( )关系而发生的。A: 行政 B: 行政法律C: 法律 D: 其他答案: B 32:行政违法的主体是( )。A: 行政主体 B: 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C: 行政相对方 D: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答案: D 33: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时,要说明作出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依据,这是行政程序的( )制度。A: 辩论 B: 通知C: 说明理由 D: 资讯公开答案: C 34:对所有相对方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相关利害关系人以同等的辩论机会,这体现了行政程序的( )原则。A: 程序法定原则 B: 相对方参与原则C: 程序公正原则 D: 效率原则答案: C 35: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 特定的民事纠纷 B: 特定的行政纠纷C: 特定的经济纠纷 D: 特定的刑事纠纷答案: A 36:行政裁决的机关是(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C: 国家立法机关 D: 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答案: D 37:( )不属于行政给付的内容。A: 职务方面的权益 B: 物质方面的权益C: 与物质有关的权益 D: 救灾扶贫答案: A 38:行政给付的对象是( )。A: 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B: 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C: 特定公民 D: 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答案: C 39: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 )。A: 行政主体 B: 有权国家机关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法院答案: D 40:( )属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A: 立案 B: 调查取证C: 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 D: 制作申辩笔录答案: C 41:受行政处分的是( )。A: 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B: 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C: 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D: 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答案: C 42:( )不能成为监督行政的主体。A: 国家机关 B: 社会组织C: 行政主体 D: 公民答案: C 43: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A: 行政相对方 B: 行政主体C: 国家行政机关 D: 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答案: A 44:行政确认的外部表现形式往往以( )等形式出现。A: 许可证 B: 执照C: 技术鉴定书 D: 律师证答案: C 45:许可证一经( ),即获得法律效力。A: 公证机关公证 B: 行政机关批准C: 申请人申请 D: 行政机关颁发答案: D 46: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 )行为。A: 认定 B: 批准C: 允许 D: 认可答案: B 47:( )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A: 行政征收 B: 行政征用C: 行政没收 D: 行政征购答案: B 48: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A: 宣布无效 B: 撤销C: 废止 D: 变更答案: C 49: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 )。A: 被撤销之日 B: 被废止之日C: 被变更之日 D: 作出之日答案: D 50: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 国家机关 B: 国家权力机关C: 国家行政机关 D: 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答案: C 5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省级人大C: 国务院各部委 D: 国务院答案: D 5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 行政法律关系 B: 社会关系C: 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D: 行政法律规范答案: C 53:制定编制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 规定机构设置 B: 规定机构职责权限C: 规定机构形式 D: 控制编制答案: D 54:在下列几种行为中,对( )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 行政处罚 B: 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C: 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为 D: 行政强制措施答案: C 55:原房屋纳税人把房卖给甲,由甲纳税,这种情况属于( )。A: 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变更 B: 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变更C: 行政法律关系消灭 D: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变更答案: D 56:依监督检查机构的任务划分,行政监督检查分为专门监督检查和业务监督检查。其中,( )部门的监督检查属于专门监督检查。A: 审计部门 B: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 物价部门 D: 卫生部门答案: A 57:行政执法行为的失效方式之一是( )。A: 撤销 B: 过时C: 修改 D: 完成答案: A 58:行政执法行为必须是( )的真实意思表示。A: 相对人 B: 行政机关C: 双方当事人 D: 行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答案: B 59:行政行为是( )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主体特征。A: 行政机关 B: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 相对人 D: 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答案: A 60: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A: 分散性 B: 统一性C: 多样性 D: 程序性答案: D 61: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的是( )。A: 行政机关 B: 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C: 律师 D: 证人答案: A 62:行政诉讼中,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A: 某个体摊贩对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不服 B: 某企业认为某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C: 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撤销职务不服 D: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答案: C 63:行政诉讼一般都由( )所在地的法院管辖。A: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 原告C: 复议机关 D: 原告选择决定答案: A 64: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 )。A: 不明确的 B: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C: 恒定的 D: 谁提起诉谁就是原告答案: C 65: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内容之一是( )。A: 经费来源 B: 内部机构设置C: 工作计划 D: 公文行文关系答案: B 66: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核心内容是( )。A: 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设置 B: 行政机关的职权C: 工作制度 D: 行政机关设立、变更、撤销程序答案: B 67:行政机关主持,以国家政策为法律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争议纠纷的诉讼外和解活动,称为( )。A: 行政仲裁 B: 行政裁决C: 行政调解 D: 行政和解答案: C 68: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 )行为,也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较规范的具体行政行为。A: 行政诉讼 B: 司法性行政C: 行政仲裁 D: 行政调解答案: B 69: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 )。A: 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B: 行政系统以外的司法机关监督C: 行政系统自身的监督 D: 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答案: D 70:行政法制内部监督又称为( )。A: 一般监督 B: 自身监督C: 专门监督 D: 司法监督答案: B 71: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 )决定的。A: 行政法关系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 行政管理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C: 行政法律规范的数量众多 D: 行政法是基本部门法答案: B 72:行政法律责任必须由有关( )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包括实行规范和程序规范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予以追究。A: 司法机关 B: 行政机关C: 人民法院 D: 国家机关答案: D 73:行政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A: 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B: 行政机关相互C: 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D: 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答案: C 74: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相对一方当事人如有违反,作为当事人另一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即可依法强制执行,包括申请( )强制执行。A: 公安机关 B: 上级行政机关C: 人民法院 D: 司法机关答案: C 75: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总和 B: 双方所订的契约C: 当事人诉讼的权利 D: 违约的赔偿责任答案: A 76:行政处理决定的特征之一是( )。A: 主体是公民 B: 主体行政机关C: 不影响相对人的权利 D: 不影响相对人的义务答案: B 77:行政处分是按行政隶属关系,但对( )适用的行政制裁手段。A: 国家行政机关 B: 行政违法者C: 全体国家行政工作人员 D: 相对人一方答案: C 78:狭义的编制包括一个行政组织、一个单位的( )。A: 行政组织形式 B: 人员定额及人员结构C: 行政机构的设置 D: 行政机构的调整合并、撤销等答案: B 79:收容审查属于( )。A: 行政处分 B: 人身罚C: 行政强制措施 D: 行为罚答案: C 8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 )。A: 行政法规 B: 单行条例C: 自治条例 D: 地方规章答案: D 81:生效的执法行为,具有依法采取一定手段,使其内容完全实现的效力。这种效力称为( )。A: 确定力 B: 拘束力C: 执行力 D: 强制力答案: C 82:如果侵权行政行为是因行政工作人员的过错所致,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之后,可以责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 )赔偿费用。A: 部分 B: 全部C: 部分或全部 D: 双倍答案: C 8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作为参照的是( )。A: 法律 B: 行政法规C: 地方性法规 D: 规章答案: D 84:纳税属于( )。A: 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 B: 义务性行为行政处理决定C: 行政处罚 D: 行政裁决答案: B 85:某人对应交税额不服,这时他可以( )。A: 提起行政诉讼,从而不交税金 B: 需先交税金,然后提起行政诉讼C: 因诉讼而可以减免税金 D: 暂不交税金,待诉讼结束再交纳答案: B 86:某企业非法集资,被处以资金冻结,这是属于( )。A: 财产罚 B: 行政强制措施C: 申诫罚 D: 能力罚答案: B 87:民族自治机关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 )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A: 权力机关 B: 审判机关C: 检察机关 D: 军事机关答案: A 88:民族自治地方和行政机关所享有的自治权之一是( )。A: 可组织军队 B: 可组织独立的税收机关C: 可组织独立的边防部队 D: 可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部队答案: D 89: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标的是( )。A: 抽象行政行为 B: 具体行政行为C: 精神财富 D: 物质财富答案: B 90: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 )。A: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的法院管辖 B: 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C: 既可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D: 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答案: A 91:国务院根据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对职工退休退职办法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的决定所进行的立法是( )。A: 行政法的制定 B: 职权立法C: 一般授权立法 D: 特别授权立法答案: D 92:国务院的性质、地位、组成、职权和领导体制等,由( )规定。A: 民法 B: 国务院组织法C: 编制法 D: 特别法答案: B 93:管理方行政违法的主体只能是( )。A: 国家行政机关 B: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C: 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工作人员 D: 相对人答案: B 9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 )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A: 不能 B: 可以C: 应当 D: 不能自行答案: D 95: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为( )。A: 作出原具体行为的行政机关 B: 复议机关C: 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同是被告 D: 以上均不正确答案: A 96:对不应处罚的人进行处罚属于( )。A: 行政越权 B: 滥用职权C: 行政不当 D: 行政程序违法答案: B 97: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A: 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 B: 行政奖励C: 行政处罚 D: 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答案: A 98:( )是我国行政法的基本法源。A: 宪法 B: 法律C: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D: 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解释答案: A 99:某旅馆经理于某,为了保持其旅馆“生意兴隆”,明知其旅馆内存在卖淫、嫖娼活动,却放任不管,不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于某的行为( )。A: 构成犯罪 B: 属于民事违法C: 不属于违法 D: 属于行政违法答案: D 100: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 )。A: 对责令停产停业不服的 B: 对限制人身自由不服的C: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D: 对财产的查封不服的答案: ABCD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训练题集》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 、判断题1、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做到平等对待,就要做到反对特权,禁止歧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上、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3、真正的程序公正,要求政法机关在认真、严格地履行所有法定程序之后,才能作出最终决定。 √二、单项选择题1、( A )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C.宪法至上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 B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服务大局三、多项选择题1、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结合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实际情况,当前突出需要对广大政法干警进行(ABCDEF)方面的发展理念教育。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 E、党的领导 F、遵纪守法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E)。A、依法治国时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B、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C、执法为民时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追求D、服务大局时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E、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第二章 法律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当代中国法德形式,除法律、法规外,还包括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和国际条约等。 √二、单项选择题1、法律规范属于( B )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2、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C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B、全国人大各国务院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有(AD)A、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具有规范性,这种规范是一种技术规范和自然法则B、法是有公共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形成机关的不同是法与其…………………… (这个网址最全的),您自已下载一下
只有部分题库,你要吗?
可以也给我一份吗?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