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纪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由单项委托是正确的。
体育经纪人在中国兴起约在80年代,比起早在19世纪末就有棒球经纪人的美国来说,自然是晚了不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赛事组织者组织比赛时要自负盈亏,为了保证比赛,他们对赛事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市场经济规律来操作。
成为初步具有体育经纪人意识的赛事组办者。起初这些人主要是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员,在尝到甜头后,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由中介参与赛事的操作方式感兴趣。进入90年代,体育经纪人市场进一步发展。
1993年3月,在北京成功举办国际职业拳击冠军赛的操作者是中国星华实业集团总公司总裁李伟,他成为中国首位持有IBF(国际拳击协会)职业拳击经纪人营业执照的体育经纪人。1997年10月,中国第一家体育经纪人公司——希望国际体育经纪人有限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
总经理为著名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同年11月,广州成立了广东鸿天体育经纪人公司,随后北京也成立了中体经纪人有限公司。1999年2月,中国射击界首家由个人经营的培训中心在福州成立。
而为了适应中国体育经纪市场的需要,上海体育竞赛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办全国首家体育经纪人培训班,报名人数大大超过预定名额,学费也由最初的300升至2000元。 经过长期的发展实践,现在中国外体育经纪人的行业管理已日趋完善。
美国已有24个州制定了专门条例。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还设立了专门培养体育经纪人的高等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下体育经纪人的经营范围开始呈现多样化,有谈判、咨询、研究、服务、电视、赞助、推广……现在,一个优秀运动员所要做的就是安心地训练和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