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 参考答案.doc》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大学语文》是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美玲。全书包括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口才训练三个部分。除文学作品阅读欣赏内容外,还安排了实用技能训练内容,如应用写作、口才训练等。
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一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A、 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像力 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霍兰德 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 B、智力结构论 C、智力多元论 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 B、支持疗法 C、宣泄疗法 D、认知作业法
一、现代诗文阅读(本大题计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一)阅读现代散文《琐记》中的几段文字,回答第1-5小题。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听着鲁迅先生的谈话,昏沉沉的头脑清醒过来,我又觉得精神百倍了。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1、第一段话的描写方法是 ( )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2、 在第一段话中,不能用“告诉”取代“告白”的原因是 ( ) A.“告诉”只有向人陈述的意思 B.“告白”具有自我声明的意义,且态度严正 C.“告白”具有自我声明的意义 D.“告白”态度严正 3、说明第二段话中冒号的作用 ( ) A.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B.表示后面的话是对前面内容的说明解释,即“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是对居高临下的解释。 C.表示这段话具有多重的丰富内涵 D.冒号表明前后两个部分是并列关系 4、第三段话中“梦魇”一词的意思是 ( ) A.梦中遇到可怕的恶劣情景 B.梦中遇到可怕的欲望 C.梦中遇到可怕的事而发出的呻呤、惊叫 D.梦中遇到可怕的欲望而感到万分痛苦 5、简述第三段文字的含义。 (二)阅读余光中诗《乡愁》,回答第6-7小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6.这首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 ) A.善于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B.善于选择典型细节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C.采用古典诗词一咏三叹的方式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D.巧妙地运用一组意象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7.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二、基础知识(本大题计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8.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自怨自艾 翌日 对弈 相得益彰 B. 方兴未艾 狭隘 云霭 爱不释手 C.一蹴而就 蹙眉 急促 一触即发 D.同仇敌忾 凯旋 铠甲 慷慨激昂 9.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我能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铮友,感到十分荣幸。 B.截止今年10月底,他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C.经有关部门认真鉴定,这些东西全是膺品。 D.新建的城市应按现代化的要求来安排市政设施。 10.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对老朋友分别了近半个世纪,没想到这次居然在大街上萍水相逢,于是站在路边畅谈起来。 B.看到马戏团中小丑的这种滑稽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突然忍俊不禁了。 C.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或受惠人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少损失。 D.这篇讲话,从更深刻的层面明确地提出了当前反腐倡廉、整顿党风的重要性,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任何人承担对外的各种业务,一律实行有限授权,不得自行其是、自作主张, 不允许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违者 予惩处, 追究刑事责任。这种领导体制 体现了民主管理的思想, 确保了厂长的中心地位,使整个生产指挥系统运转畅通。 A.也 就 及至 既 还 B.更 则 直至 既 又 C.也 则 直至 又 又 D.更 就 及至 又 还 12. 下列句子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老张的文章写得很漂亮,是本单位出名的笔杆子。 B.这所学校的学生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C.个人的作用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浩瀚沧海中的一滴水。 D.科学研究应根据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计4小题,其中第13—15题,每小题2分,第16小题4分,共10分) 阅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三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3. 下列各句中,对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A.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到什麽地方去 B. 且庸人尚羞之 羞之:感到羞耻,意动用法 C. 蔺相如固止之 固:本来 D. 而相如廷叱之 廷:朝廷 14.下列各句中,用现代汉语翻译“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正确的一组是 ( ) A.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哪个熟悉? B.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哪个更强? C.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哪个可信? D.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哪个厉害? 15. 这三段文字要表达的是( ) A. 相如不计个人恩怨,有意回避 B. 廉颇知错即改,负荆请罪 C. 相如不计个人恩怨,廉颇知错即改,将相和好。 D. 相如与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消除隔阂 16. 将下文译写成现代汉语: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四、写作(40分) 17. 围绕《我对“超女”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 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② 600-800字; ③ 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现代诗文阅读(本大题计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 A 2. B 3. B 4. C 5. 表达了作者听了鲁迅教诲所受的启发、鼓舞,以及鲁迅教诲在以后困难时刻给他的力量和鼓舞 6. D 7. 本诗表达了母子离别、新婚夫妻离别的哀怨,母子死别的悲伤,海峡两岸亲人分离的痛苦,深切而真挚地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 二、基础知识(本大题计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8. A ; 9. D; 10. A.; 11. B; 12. A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计4小题,其中第13—15题,每小题2分,第16小题4分,共10分) 13. B 14. D 15. C 16. 廉颇听了这些话,脱去上衣,露出肩膀,背上荆条,通过宾客到蔺相如家里请罪,说道:“我这个庸俗卑鄙的人,想不到将军胸怀宽阔到这种程度。”
315 浏览 6 回答
291 浏览 3 回答
335 浏览 6 回答
220 浏览 2 回答
104 浏览 2 回答
234 浏览 6 回答
188 浏览 4 回答
100 浏览 6 回答
185 浏览 5 回答
284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