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招生简章公布前:
尤其是自主招生简章公布前夕,众多家长和考生心态不仅因高考临近而压力巨大,还需重点关注自主招生简章发布,在等待的期间,自主招生在线团队建议,做好院校定位,考生成绩单,获奖证书,自荐信等准备工作。
在材料准备中,自主招生在线团队重点提醒,考生成绩单尤其是高一到高三上学期期末成绩及年级排名等可以提前准备,获奖证书原件务必提前收集整理完善。
2、自主招生简章公布后:
高校简章公布之后,家长和考生即可登录阳光高考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中去网上申请报名。报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务必用考生的身份证号码注册;
②个人信息及网上报名材料务必按照要求来填写;
③报名前务必明确院校招生条件、报名时间、学校限报数量(该定义后期会具体说明);
④务必在学校要求时间内报名,如超过报名时间,后期将很难补救;
⑤部分高校还需邮寄申请材料。
3、初审名单公布后:
初审名单公布后,高校会根据本校情况,公布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及准考证书打印时间。
在此期间,部分院校(并非所有院校)需要通过自主招生初审的考生,再次登录报名系统进行“考试确认”(该定义后期会具体说明),只有进行考试确认的考生才可以打印准考证,参加该校自主招生考试。
4、自主招生考试:
高考过后,考生即需立即奔赴各地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从2016-2017年各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间来看,全国高考于6月8日结束,而众多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都集中在6月10日-14日,高考过后,几乎没有时间给予考生备考时间。
自主招生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
缺乏整体规划,自招成功率低。很多家长自高一起就为孩子准备高考自主招生的相关事项,比如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进行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多项准备工作,总想把孩子的各种准备工作做到最好,为他们参加高考自主招生创造最大的机会。
但等到自主招生简章发布后,很多人又陷入了困惑,因为他想报的专业却没有准备相关资质,而自己准备的相关资质所能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自己又不愿意去。所以自主招生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
误区二:
在自主招生上投入过多,得不偿失。有的同学为了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在备考方面投入了过多的时间、精力及资金,以至于因为自主招生考试影响了高考成绩。殊不知,在目前政策下,高考成绩才是能否被录取的核心,自主招生的优惠也是建立在一定高考成绩的基础上。
针对此误区,建议同学们,在自主招生方面进行适当的投入即可,因为如果你的确是在自己有优势、有特长的方面参加自主招生考试,那么也不用过多的投入即可获得较好的成绩。
误区三:
只凭分数选择学校。很多家长或学生在选择自主招生学校时,只是根据分数来选择,比如我考了600分,然后再加上20分,然后看620分能选择哪些学校,然后从中选择目标学校。
误区四:
只凭兴趣选专业。在选择专业方面,目前最流行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选择专业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选择感兴趣专业本身并不错,但不能唯兴趣选专业。
因为兴趣是主观性的东西,而我们最终要走向市场,面临用人单位的挑选,因此主观感兴趣的,还要与客观的需要相结合,要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