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作之中突发疾病是否可以主张赔偿要分情况而定。如果该疾病属于“职业病”,即因工作引起的疾病,则该种情况可以认定“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你住院治疗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这些都有保障,且会享受停职留薪待遇,最长12个月,若疾病严重还导致残疾,则还能享受残疾赔偿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
若该疾病不属于“职业病”,而是自身携带的本病与工作无关,则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只是短期治疗,疾病期间可以请病假,在医疗期内单位应当照常发工资。若需要长期治疗,且已经无法再胜任任何工作,则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合同或者支付一个月补偿金提即时解除合同。如果你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治病,且劳动合同还未到期,单位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承担双倍工资的赔偿金。这笔赔偿金以你的工资,工作年限为基准进行计算。
对于劳动者来说,工作之中突发疾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并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同时符合无固定期限情形时,尽量要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突发疾病下,不管是否属于“工伤”,都能给自己一个最大的保障。按照实务来看,除了先天性的疾病,职工因后天从事某个行业某种工作而产生的疾病,或多或少都与工作有关。我的建议是,发生后不要急于相信官方或者公司的结论,尽可能找专业的律师或者鉴定人员进行处理,争取最大的法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