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你仔细看看所得税会计。目前中国会计准则要求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了以前的“利润表债务法”,而楼上说的时间性差异指的还是利润表债务法的原则,现在已经不用了。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算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把资产(负债)的价值分为两种:1,账面价值 2,计税基础。如果资产的账面大于计税基础,那么两者就会有差异,这个差异叫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负债则相反,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2,根据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相信你已经明白,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和你交税的多少没有关系,应不是多交税了,就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处理。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或者相反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者相反。放到你这道题,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为400000元,年末数为500000元,说明本年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增加了100000;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250000元,年末数为200000元,说明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了50000,也就说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发生了50000。又已知甲公司当期应交所得税为5000000元,也就是应交税费--所得税 5000000。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51500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000 应交税费-所得税 5000000我这个答案好不好相信你心里有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