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财务人员,只要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就可以了。以下几种方案仅供参考:1.你可以将各月份的利润、采购、生产量、销售量、材料领用、低耗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等影响利润的因素列在一张EXCEL表格之中,然后用工具——加载宏中的数据分析工具制作敏感性分析图像,从而分析出对当期利润影响最大的因素,然后帮助企业决策,选出当期最佳的成本控制方案。2.你可以将成本按照性质分类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针对可控成本,计算控制该成本对利润的影响效果,从而帮助企业决策。3.另外,成本会计除了关注成本以外,也可以关注企业的资金流。比如,分析库存商品、原材料采购占用资金情况、存货周转率等,从而选出加快存货周转、减少资金占用的方案,从而为企业降低资金成本(这个是财务成本,上面提到的是营业成本)4.可以对各类数据作出预算。然后制作一张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对比表。从表中找出预算没有达到的关键指标,并计算该指标没有达成对利润的影响。从而,在企业经营分析会议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当然了,你也可以针对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对这种情况进行控制,检查有无明显的浪费现象。5.成本会计可以制作当前情况的标准成本和,或者按照实际投放量的最佳估计计算定额消耗成本,从而计算出各类产品的单位成本。这样的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销售价格决策提供直观依据。6.你可以按照客户、按照日期、按照合同、按照地区、按照行业对销售毛利率进项分类汇总,计算每个客户、每个时间段、每个合同、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林润率的高低,然后排序。这样做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哪些地区的合同明显亏损,哪些地区的合同有待开发,哪些季度的销售萎缩等等直观数据。当然了,还有其他的方法。上边方法主要是我们公司在实践中所用到的。我公司是制造业,你可以参考一下。
可以,考到注册会计师,跟人合伙开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入伙别人的会计师事务所,你就是老板了,可以请很多的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帮你干活。
老板就是boss, 会计就是个工作的员工。会计要做好老板的经济决策的参谋,但要保持适当距离,凡事要充分考虑按法律法规,客观公正,不能意气用事,以长久立足。
会计只能对成本进行调整。如果出现一个月成本过高一个月过低,在遇见这种情况之前可以进行一些调整。但是整体成本不会改变。方法我只接触到两种,一种是暂估入库,当月买的货不开发票,先暂估(可高可低),然后等发票来的时候进行冲销。来控制当月和开发票那个月的成本。不管怎样,必然是一个月成本减少一个月增加。(是相对正常情况,没有暂估入库) 其次,利用出库单。比如你发了1000万,但你当月出库可以出多点或者少点。次月或者之后多退少补。
如果你老板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且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是可以的。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就不行。一个单位的会计至少2人以上。
当然可以,因为做过财务有助于你当老板计算利润。但财务的缺点也不容忽视了,通常做过财务的人都比较会算,但做老板不是会算就行的。管理也是一门艺术了,而顾客心理也是你不容忽视的。做生意有时候太会算反而是做不成的了。呵呵!看你个人性格了。
如果不同时兼任税法上规定的与财务人员岗位相容的岗位应该可以。但你是公司老板就是拥有最高的授权批准权利,税法规定: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准权利,因此,你不可以.
会计和老板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老板倒了,会计也好不到那去。一、如果他敢要挟老板,这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工作,说明这个人道德水平不行,会倒打一耙,把企业毁了,这么蠢的事有点脑子的人基本不会干;二、现在的企业多多少少都有‘纳税筹划’,企业内的会计一般都很了解的,那些企业的会计也不见得有你厂的现象,这种是还是早一点解决的好,有两种方法:一、你们也有他的把柄,互相要挟;二、没有把柄,趁早赶走算了,不过不要明着赶,你可以以分担工作为由,在招一个会计助理,如果你们的会计有危机感,说不定就天天来上班啦;二则他如果不来的话,什么活都叫会计助理干,这样更好,他知道的东西顺着时间的过去会慢慢淡化,等时机一到,一脚踹了他。不过,有心计的就还要花点心思哩,比如中途给他涨涨工资等。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141 浏览 2 回答
84 浏览 1 回答
81 浏览 4 回答
253 浏览 6 回答
120 浏览 7 回答
307 浏览 6 回答
322 浏览 4 回答
321 浏览 3 回答
272 浏览 5 回答
250 浏览 6 回答
351 浏览
270 浏览
144 浏览
30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