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拟以“对台湾开放”和“全面合作”为方向,在投资准入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措施、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 。 津粤闽将建自贸园区促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政府;部署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加快制定完善负面清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定集中治理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堵上蚕食财政资金的黑洞;批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会议认为,简政放权是政府自身革命的“重头戏”,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必须持续推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会议确定了2014年第三批简政放权措施:一是再取消和下放108项主要涉及投资、经营、就业等的审批事项,为创业兴业开路、为企业发展松绑、为扩大就业助力。二是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道路货运经营许可证核发等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壮大市场主体力量。三是取消景观设计师等68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促进职业资格规范管理,推动市场化职业水平评价。取消10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减轻企业负担。会议指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一年多来,围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业开放、完善政府监管制度等,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开,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议要求,一是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扩大开放举措,并将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二是除涉及法律修订等事项外,在全国推广包括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28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6项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措施。三是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会议要求抓紧制定新设自贸园区具体方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调整实施相关法律规定。会议指出,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是刚性约束,“吃空饷”则是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蓄意贪占,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会议决定,以及在单位挂名不上班、已终止人事关系但仍领取工资津补贴等各种名目的“吃空饷”,要坚决追缴资金,核减单位编制和预算经费,严肃查处责任人。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顶风违纪的,要从严问责。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建立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长效机制。货物可先出区后报关,企业注册登记时不用再提交验资报告……这些原本只在上海自贸区独享的政策,如今被引到福州。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福州自贸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获悉,本着“边申报、边改革、边实施”的原则,结合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福州在探索自贸区建设方面,先行先试好经验好做法,取得初步成效。其中,上海自贸区的15项制度正在我市“落地”,涉及投资管理、贸易监管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新政让企业通关更便捷在福州保税港区,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的一批显示器经海关卡口放行后出口。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它可享受“先进区、后报关”的模式。“如果按照传统报关入区方式,类似货物进关要花近2天时间,但在新模式下只需1天。”作为试点企业之一,捷星公司物流部经理刘柳芳欣喜地告诉记者,原来进口生产急需的原材料要等待报关、查验后才能放行,送往工厂;可直接送到企业,满足工厂生产排期需求,极大地缩短通关流程,节约了成本和时间。此外,借鉴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的创新举措,我市还将实施“审批清单+简化审批”的管理模式,晒出审批清单和权力清单,对审批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简化审批,推进外资企业合同、章程格式化审批,进一步提速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先行先试多项对台新政福建自贸园区申报加速。在加快自贸区建设的号角声中,福州正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先行先试,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比增长102%,新增注册资本35.2亿元,同比增长245%。在关检合作方面,福州海关与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13年7月19日起在江阴港区开展“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得益于新启用的进口汽车保税展示平台,截至2014年9月底,江阴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已吸引银河国际、国际汽车城、太元行、速传物流等42家汽车经销企业入驻,到港车辆累计2056辆,预计到年底到港车辆可达4500辆,在全国新批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中处于领先位置。 对台方面,福州也有多项新动作。记者从市金融办获悉,台湾华南商业银行福州分行、彰化商业银行福州分行、合作金库商业银行福州分行均已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并已取得批文,其中合作金库商业银行福州分行有望年底开业,实现福州乃至福建台资银行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