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类(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是初减去末,得到收回的现金流量,使用初量减去末量,说明初量往往大于末量,如同一杯水,喝了一些,求喝了多少,用初态减去末态。其实,变化量,都应当是末量减去初量。但有些变量,没有悬念,随着时间或空间的变化,余量都会比初量小,就会引入初量减去末量,以得到习惯的正值。可以总结,如果这个科目的趋向是减少的,应收的趋向是收回从而使应收减少,就用期初减期末。我们的意愿对其没有趋向或趋向增加,就是期末减期初。常用的,作为强调,就是应收比较特别。
盈余公积年末余额=盈余公积年初余额+盈余公积的贷方发生额-盈余公积借方发生额。这是由期末余额计算方法决定的: 会计账户的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一部分反映增加,另一部分反映减少。其中,登记的本期增加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的本期减少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盈余公积年末余额=盈余公积年初余额+盈余公积的贷方发生额-盈余公积借方发生额。这是由期末余额计算方法决定的:会计账户的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一部分反映增加,另一部分反映减少。其中,登记的本期增加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的本期减少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固定资产余额=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非公司制企业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可超过净利润的10%。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1.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71 浏览 4 回答
341 浏览 6 回答
80 浏览 5 回答
91 浏览 2 回答
102 浏览 2 回答
273 浏览 1 回答
341 浏览 4 回答
109 浏览 2 回答
256 浏览 8 回答
180 浏览 3 回答
153 浏览
252 浏览
350 浏览
264 浏览
17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