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捐赠收入,新准则下,计入营业外收入,原会计制度计入资本公积.现在一律记入营业外收入. 【例题1】某企业2009年10月接受捐赠设备一台,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企业另支付运输费用1万元.应按受赠资产的公允价值(现在强调公允价值)入账:借:固定资产 101(100+1)借:应交税费_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2009年1月1日可抵扣) 贷:营业外收入 117 贷:银行存款 1(企业另支付的运费,不考虑运费抵扣)如果接受捐赠时的资产是二手设备,也要按公允价值入账,这时可按中介机构评估的公允价值确认营业外收入. 【例题2】某企业2009年10月接受捐赠二手设备一台,七成新,经评估价款100万元,企业另支付运输费用1万元.借:固定资产 101 贷:营业外收入 100 贷:银行存款 1如果企业接收捐赠的是其他非货币资产,如原材料,无形资产等,处理原则同上,也是按公允价值入账.【题外话】上述捐赠收入,还要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受赠非货币资产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内容包括:受赠资产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不包括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如例1应纳税所得额=117,应交企业所得税=117*25%=29.25(万元)如果上述受赠资产金额很大,达到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50%,则可分5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这时会形成应纳税时间差异,情况变得很复杂.不是本提问讨论的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