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个问题,大约十年前、二十年前,非常盛行,最近若干年来,早就不再强调CONSERVATISM了。虽然不再强调,但是,现行的会计政策或者业务,还是可以找寻几个碎片,来回答你的问题——第一、在每个会计期末,重新测度资产的价值,对于满足条件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第二、在会计期末,对于未决事项、根据最佳估计值,确认预计负债;第三、对于部分业务,在不确定因素消失时,再确认合同收入。上述看法,供你参考。
法律分析:企业主要会计政策:总说明;会计科目,包括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编制说明;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会计制度属上层建筑,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规章。随着经济体制,财政、财务、税收制度的改革,会计制度也会作相应的改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九条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政策反映在固定资产折旧中。如果是小微企业,可以采用小企业会计政策,否则可以采用企业会计政策。 有的企业采用直线法,有的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还有存货计价法,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企业主要会计政策:总说明;会计科目,包括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编制说明;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会计制度属上层建筑,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规章。随着经济体制,财政、财务、税收制度的改革,会计制度也会作相应的改变。拓展资料: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只有当同一经济业务允许多种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时,会计政策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会计政策存在“选择”问题。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将构成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产生原因 1、利益分享 企业财务会计应当向相关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现有股东、潜在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这些利益相关者和企业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他们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较低。为平衡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使政府制定的标准和制度尽快为所有利益相关方所接受,以降低制定后的实施成本,政府将放宽部分相关方的会计处理限制。经济业务事项在准则中提供了一些替代的会计处理方法。 2、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从具体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企业的现金流,需要在标准和制度上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让企业在核算经济和业务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具体原则和各种会计处理方法。从而为会计师做出专业判断留下越来越多的空间。
153 浏览 5 回答
124 浏览 4 回答
248 浏览 2 回答
128 浏览 2 回答
111 浏览 6 回答
173 浏览 3 回答
215 浏览 3 回答
80 浏览 1 回答
317 浏览 6 回答
199 浏览 3 回答
131 浏览
231 浏览
322 浏览
132 浏览
13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