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正确。
要搞清楚账户类型以及经济业务业务反映的内容资产类账户:
1、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2、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
3、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
4、损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5、损益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记住资产类和负债类账户,然后对比记忆。
资产,成本,费用:借增贷减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借减贷增
一.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1. 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2.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3.清理完毕后应将其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二·丁字账的借贷运用方向:借 贷----- -----I----------资产的增加 1 负债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1 资产的减少权益的减少 1 权益的增加
会计学上所说的借或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而,没有别的意思。对于借是增加还是贷是增加,取决于账户的的性质结构,一般情况下资产、成本、损益类的支出借方表示增加,相反贷方表示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类的收入借方表示减少,相反贷方表示增加。
借加贷减的会计科目借方增加,贷方减少的科目有:1、资产类科目: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2、费用类科目:比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借方减少,贷方增加的科目有:1、收入类科目:比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2、负债类科目:比如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3、权益类科目:比如实收资本扩展知识费用增加,意味着所有者权益减少,那么当然就跟权益记的贷方相反呗-----记借方。利得增加意味着权益增加,当然记贷方嘛。损失增加意味着权益减少,相反方向-----借方。这样一来利润就很清楚了:利得大于损失加费用,也就是贷方大于借方的时候,利润科目就记在贷方了,也就是说公司盈利。反之就是公司亏损,利润科目记在借方。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过一年经营(不考虑分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利润=收入-费用;可以推导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整理得:资产+成本+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该等式左边的科目,借方额=增加,贷方额=减少;(借增贷减)该等式右边的科目,借方额=减少,贷方额=增加。(借减贷增)拿到具体业务,先分析影响的相关会计科目,这些科目分别属于等式的左侧还是右侧;然后,考虑该科目的余额(或发生额)会增加还是减少。
按会计科目资产类、成本类、支出费用类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而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收益类减少为借,增加为贷还要看在什么地方用了比说银行的也是相反的
会计科目中,借减贷增的科目有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借增贷减的科目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商品、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一、资产类一般借增贷减,备抵账户除外(比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xxxx准备这种科目都属于备抵类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备抵除外,在贷方。余额两个特殊要记牢,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余额可借可贷,在借方性质为资产,如为贷则由资产变为负债。二、成本类借增贷减,一般有余额在借方,制造费用可能没余额。三、费用类借增贷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属于损益大类)四、负债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性质为负债,如在借方则由负债表为资产。五、所有者权益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为分配利润,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表示盈利(利润大于零),如在借方则亏损(利润小于零)。本年利润年末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无余额。六、收入类贷增借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属于损益大类)。七、损益类无余额,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239 浏览 4 回答
186 浏览 6 回答
338 浏览 3 回答
272 浏览 4 回答
191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5 回答
311 浏览 5 回答
337 浏览 2 回答
329 浏览 3 回答
271 浏览 3 回答
178 浏览
292 浏览
260 浏览
122 浏览
8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