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最好是查到哪里错了,更正一下。如果不能查哪里出错了,就硬调,万一税务检查,有一定风险。①先查银行对账单与现金日记账之间的是否有未达账项②再查是否有记账错误导致帐帐不符③账务处理现金盘盈时:批准前: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批准后,未查明原因的: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两个办法:一、往银行账户里存入差额的钱,公司账上不要再记,二、用一张转账支票存根,公司账上虚做一次转出,挂到往来账。平账(名词):简单的说,就是让各个分类账户的金额与其汇总账户的金额互相核算相等。即会计中的所说的“账账相符”。比如说,原材料账户中的各个原材料的账户余额相加汇总,与总账中的原材料科目相等,这就叫平,如果不相等,那就要进行查找原因,是否是凭证记录有误,凭证是否借贷相等;账簿记录是否准确;凭证汇总单是否借贷记错。平帐(动词):就是把各个分类账户的金额与其汇总账户的金额互相核算原本不相等的情况,经过合理合法的调整,变为相等的行为。即“使账账相符”。会计专业内,甚至整个经济界内,关于“帐”与“账”一致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两者哪一个更正确更规范。目前国内,以财政部为代表的官方,规定使用“账”。在日常生活,甚至是学术领域内,两者均有使用。在相互地争论中,两者都有各自的主张,都能在各自的书写上找到各自的依据,到目前为止也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仅凭财政部及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一纸公文,也无法达到实际的完全性的强制性效果。究其原因,在于两个字的使用都有其历史的形成过程,这有待历史学者们去加以考证。其实,对会计人员或者是普通人来说,“帐”与“账”的区别仅在于它们的书写不同,而两者在这里的内在含义却都是一样的。不论使用哪一个字,都不会有人会因此而产生任何的疑义和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