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菡离开《非诚勿扰》时,曾说过一句话: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活法。因为父母的形象,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道大门,父母的生活方式,是孩子关于人生的第一印象。父母热爱生活,孩子也会过得诗意,父母活得精彩,孩子也努力绽放,父母多懂生活,孩子就有多爱生活。
最好的家庭教育,从来不在理论中存活,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里。在所有的细节中,最能体现一个家庭日常生活的,就是父母的花钱方式。好友桂兰说,她最崇拜的就是妈妈,因为妈妈身上有种关于生活的智慧。妈妈告诉她,花钱投资自己不叫浪费,今天花的钱,都会成为将来个人提升的资本,能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增值空间。桂兰读小学的时候,还只是纺织工人的妈妈突然提出来要学会计。他们家当时的经济条件只能勉强度日,平时要省吃俭用才能维持正常开销。这笔多出来学费,一下子让整个家庭入不敷出。而雪上加霜的是,读会计的夜校有点远,如果按时下班,上课就会迟到;如果提前下班,就要被扣工资。所以妈妈又咬咬牙,借了笔钱买了辆自行车。
那段日子,他们家生活得并不容易,每个月都要挤出点钱还给别人,几乎整整一年,桂兰都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很快,妈妈的话就得到了验证。
当时的专业会计相当紧缺,妈妈拿到会计证之后,很快就被调到了工资较高的会计部门,家里的经济条件渐渐好转起来。
花钱是一门艺术,会花钱则是一种优秀的思维。
妈妈还告诉她:“要不惜代价去创造时间,为了创造出时间,你要舍得花钱。”
敢给自己花钱的父母,未必是有钱的父母,只是她们不会被眼前的条件限制,忽略真正该投资的地方,失去对人生长远的打算。
他们花在自己身上的钱,让孩子知道,省吃俭用过日子,那只能叫生存;既会花钱,又会攒钱,还会挣钱的人,才是真正把日子过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