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和公信度1.充分利用“五�6�1八”世界红十字日和10月31日《红十字会法》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扩大宣传效果和影响。2.争取相关部门把红十字会工作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计划、普法计划、培训计划之中,进一步宣传和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力。3.争取媒体支持,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作用,提高宣传和传播的效果。二、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和巩固红十字队伍1.加强行政村红十字组织建设,07年计划7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红十字会员小组,发展更多的农民会员,不断扩大农村红十字阵地,开展自救互救活动,普及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2.加强社区红十字组织建设,07年计划全市26个社区建立红十字工作服务站,建立健全各种活动制度;建立完善博爱超市、博爱接受救助站等服务载体,提高服务功能;发展会员队伍,传播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3.积极稳妥地发展扩大红十字志愿者队伍,通过出去考察学习、举办培训班等形式,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思想素质和技能水平,开展各项有利于群众的服务活动。4.档案资料要规范。如组织机构、职责制度、会员登记、会费收缴、年度工作计划、活动记录照片等。三、建立和完善各种筹资机制,发挥红十字会社会募捐主渠道作用1.进一步完善和巩固社会组织统一募捐机制,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积极稳妥、善始善终的搞好集中统一募捐活动。2.进一步加大会费收缴力度。争取90%以上的学生,50%以上的农民入会并缴纳会费。3.挖掘红十字无形资产的潜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参与珲春红十字社会公益事业,让他们直接参与人道救助事业。四、及时有效地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发挥红十字会在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补充作用按照《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助规则》,做好备灾救灾工作,提高红十字会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做到凡有灾情和突发事件发生,红十字会力争第一时间到达救灾现场,实施及时有效的救助。继续做好帮困、助学工作。坚持开展以博爱帮困、博爱助学、博爱助残、博爱助老为内容的系列救助活动,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发挥红十字会社会保障机制的补充作用。五、积极推进红十字进社区及农村红十字会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多服务项目1.广泛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民政部《关于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通知》,本着“依托社区,以人为本,服务弱势”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红十字“博爱超市”、红十字“物品接收站”、红十字“医疗救助站”,开展帮困、扶老、助残、保健、咨询等系列服务活动。2.稳步推进农村红十字会工作。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宣传活动为先导,发展农民会员收缴会费为龙头,救助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稳固全面开展农村红十字活动。使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在广大的农村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六、强化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发挥红十字会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1.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对学校红十字工作实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2.开展红十字示范校评选活动。07年争取建立3所到4所红十字示范学校。3.开展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征文、书画活动。七、大力推进卫生救护培训,主动参与无偿献血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1.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公安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精神,协调有关部门,在重点行业(建筑行业、供电部门、公安交通部门、煤炭业等)开展自救互救培训,使普及人数不断扩大。2.按照《红十字会法》和《献血法》的要求,配合血站,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广泛、深入宣传无偿献血的科学知识和意义,动员广大公民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3.按照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国红十字会2005—2009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规划》的精神,把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纳入红十字会宣传工作的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关爱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感染者活动,为在全社会营造不岐视艾滋病患者创造条件。八、加强对内外交流与联系,扩大合作与援助项目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独特窗口作用,通过多渠道、多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广泛与国外红十字会和有关组织及团体开展友好交往与合作,拓宽合作领域与范围,不断提高合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