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指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把国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以所在国家货币编制的财务报表折算成以记账本位币表达的财务报表时,由于报表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形成的汇兑损益。第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处理方法一般有如下两种(1)递延处理——计入所有者权益在递延法下,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递延处理有利于保持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原有的比例关系,便于进行财务比率分析。(2)列入利润表——计入当期损益。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这样做的优点是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承受的汇率风险,但是将未实现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有可能引起对会计报表的误解。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计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计入所有者权益。第三:针对我国情况采用现行汇率法(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采用时态法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为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