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我的经验吧。首先要将那几个分类搞清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很相似,要仔细区分它们的异同点;其次,多做一些相关的题,有些地方书上写的很难懂,但是做题的时候会把一些复杂的语言具体化,用会计分录和操作的形式体现出来;个人观点,这一部分和股权投资,企业合并等内容很相似,你也可以试着学习一下后面的知识,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章的内容,会感觉轻松一些。你说的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利率问题:打个比方,买了一张债券,面值100元,5年期,票面利率10%,但是此时市场利率5%(也就是实际利率)。每年年末你会收到10元的利息,而将100元钱投入到市场中的人每年只会收到5元的报酬。这样你就需要花费高于100元的价格来买这张债券,作为你对债券发行方多付出利息的补偿。将每年收到的利息和第五年年末收回的本金按市场利率折现:10/(1+5%)+10/(1+5%)^2+10/(1+5%)^3+10/(1+5%)^4+10/(1+5%)^5+100/(1+5%)^5=121.65a就是该债券此时的价值,也就是说,你需要花121.65元买面值100的债券,每年会收到10元的利息,但你的实际收益是6.08,10与6.08的差额就是利息调整。 买债券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100 ——利息调整 21.65 贷:银行存款 121.65第一年末借:应收利息 10(票面利率*票面价值,即债券发行一方承诺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6.08(121.65*5%,即将121.65元投入到金融市场的平均收益) 利息调整 3.92 债券发行方给的大于实际应得的,多出来的要抵减债券价值,所以年末该债券价值为121.65-(10-6.08)=117.73。当实际利率大于票面利率时刚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