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都可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当于你账面要交的大于税法规定要交的税,而我们是按税法规定交税。我们实际交的少了,所以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使用税率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我们负债了,应交未交,以后还得补交。
相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都可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当于你账面要交的小于税法规定要交的税,而我们是按税法规定交税。我们实际交的多了,所以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用税率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那多交的还是我们的资产,之后用来可抵扣。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依据 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依据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差额在贷方,体现为 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后从借方转出,将使应纳税所得额增加。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依据 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依据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当期差额在借方,体现为 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后从贷方转出,将使应纳税所得额减少。
扩展资料: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所得税会计的一个概念,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或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将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缴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如,一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如果为15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的增加。在其产生当期,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差额。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本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即与该项负债相关的费用支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意味着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deductible temporary difference),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费用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纳税暂时性差异